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从6月9日至18日,首届大运河非遗优秀项目展演台儿庄古城举办,集中展示大运河流域8省市30多组国家级及省级非遗精品项目。主要包含民间舞蹈、曲艺、杂技与竞技、民俗类等非遗项目。

1

中 幡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它的主干是一根10米长短的粗竹竿,竿顶悬挂着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锦旗,也称标旗,旗的正面绣有诸如“万寿无疆”之类的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

考究的中幡还会在竿顶加上一层乃至数层由彩绸、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被称为缨络宝盖,因此舞弄起来色彩和声音都很美。耍中幡、舞中幡是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中幡源于晋朝军中,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清代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左翎管辖,属于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

中幡在香会中的表演是非常精彩的,极富有观赏性。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舞毕时,需要保持中幡的直立不倒,还要高高抛起,稳稳接住,动用身体的各个部位作为接幡的支撑点。

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60至7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的天桥市场被取消,各种文艺演出被禁止。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挖掘、整理、保护天桥民俗系列文化活动。傅顺禄先生之子傅文刚成立了“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文化艺术团”,使一批天桥绝活儿得到传承。

2006年天桥中幡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

濮阳东北庄杂技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有着杂技之乡誉称的濮阳市岳村乡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它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

东北庄杂技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延续传承了1000多年,杂技名人辈出,群英荟萃。清朝乾隆年间,东北庄有杂技班13个,产生了乔家班、刘家班、李家班三个著名的杂技团体。

2001年,东北庄被评为“中国杂技之乡”,2008年,东北庄杂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的关注。

在古城参加展演的都是一群小演员,五六岁时就开始练习杂技。集体造型、柔术、蹦床地圈……这些难度极高的动作他们掌握得娴熟流畅。

3

夏派唢呐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俗称喇叭的唢呐,是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而兴起于清末的“夏派”唢呐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创新后,终于成为表现力丰富、有着浓郁地方风味的艺术奇葩。

此次来自安徽淮北的夏派唢呐表演,具有高亢、绵柔、欢快、悲愤、泾渭分明等特点,在器具应用方面,注重多种器具的交替使用,促成音韵逼真、似鸣、似唤、似吟、似歌,似悲、似㖒等风格,加之“闷、咔、咪”等吹奏技巧的合理运用,使曲目的音韵更加沁人心脾,把听众带入现实情境之中。

演出有群体演奏也有独奏,一段山东民间乐曲《六字开门》,发出的声音雄壮有力,穿透力强,仿音逼真,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

4

丁丁腔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200多年前,江苏北部徐州市铜山县境内的利国镇厉湾村、寄堡村一带,就流行了“丁丁腔”这一古老剧种。后来流传到苏、鲁、豫、皖接壤一带,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但由于唱腔较难学,又无专业艺人,所以教带徒弟较困难,当时只有以村庄分散组成小戏班,逢年过节演出。

清朝后期,由于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农村贫穷,民不聊生,艺人们大都走散在外,演戏的人逐渐减少。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三十多年里,几乎没有正式演出过,濒于失传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此剧种在当地逐渐演唱起来,有的还成立了小戏班,重新登上舞台。一九五八年,铜山县利国公社组团参加了省文艺汇演,获得了奖励。1960年春节期间,在徐州市举行的文艺汇演中,利国公社寄堡大队演出的地方小戏“挑福”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丁丁腔唱腔优美、高亢、委婉,犹如山间流水自然流畅,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间气息,有着“悠扬婉转数丁丁,十八九腔七二哼”的美誉。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首届大运河非遗优秀项目展演将沿运8省市30余组非遗项目集中展现,为游客献上非遗文化盛宴,同时令更多的人们所了解非遗文化,这对于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沿线非遗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演出地点及节目

相关非遗演出一直持续至6月18日

具体演出时间以现场为准

参将署

京西太平鼓(北京)、临清龙灯(聊城)表演

谢裕大茶行

山东渔鼓、简板大鼓(济宁)、洛阳河洛大鼓(河南)

山东大鼓、琴书、徐州坠子(江苏)表演

复兴广场

舞狮(河北)、中幡(北京)、骨牌灯(枣庄)表演

歌风楼

安阳坠剧、商丘豫剧(河南)表演

关帝庙

叮叮腔(江苏)、濮阳东北庄杂技(河南)

鲁南花鼓(台儿庄)表演

山东快书(德州)、古典戏法(天津)

菩提寺

焦作太极拳(河南)、梅花桩拳(聊城)表演

天齐庙

夏派唢呐、淮北大鼓(安徽)

东平渔鼓(泰安)、阳谷谷山调(聊城)

一勾勾(德州)表演、柳琴戏(山东)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悠扬婉转数丁丁,精彩非遗在台儿庄古城

--- END ---

来源 | 台儿庄古城融媒体中心

征稿

不管你是地道枣庄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向我们推荐美食、美景、美文、旅游攻略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