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有一点远不如鸠摩智 自杀源于此致命弱点

萧峰是金庸笔下头号英雄,他自杀于雁门关下,也是金书里最为悲壮的故事之一!

萧峰为何自杀?我们可以归因为命运,是命运把萧峰推到了忠孝仁义互为矛盾的死局,注定了他悲剧的收场。

萧峰有一点远不如鸠摩智 自杀源于此致命弱点

萧峰自杀

《天龙八部》第四十九回,萧峰自认忠孝难全,仁义无法兼顾,这是他自杀的先声。及至雁门关下,逼迫耶律洪基折箭盟誓,终生不侵犯大宋领土,萧峰已是非死不可。

可是,在朱楼君看来,真正让萧峰踏上不归路的,还有他本身的一个致命弱点:不懂得爱情。在如何与女人相处这方面,他远不如不近女色的大轮明王鸠摩智。

萧峰有一点远不如鸠摩智 自杀源于此致命弱点

鸠摩智不近女色,最多也就夸上两句

正因为不懂得爱情,阿朱的死让萧峰背上了无法解脱的精神包袱。正因为不懂得爱情,萧峰最后生的希望也被阿紫无心毁灭了。

在萧峰眼里,爱情被涂抹上了恩义的色彩,这是他江湖豪杰的本心,虽然无可非议,但仍然可以视为观念的重大缺陷。

阿朱的死实在太偏激,太怪异,完全不符合现实逻辑和江湖规则,萧峰却自始至终陷在这个怪圈里,以不是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书中记述,他每每想起、说到阿朱,就认为她“恩情难报”,自己“怎配消受深情厚恩”。事实上,萧峰一直是以报恩的情感去祭奠爱人,但两人生死相隔,恩无法可报,于是萧峰无形中一步步加重对自我的心理打击。这种打击持续一天两天尚可接受,若是长久持续,必然会让受害者产生弃世的倾向。

萧峰有一点远不如鸠摩智 自杀源于此致命弱点

萧峰折箭自杀

同时,将爱情等价于恩义,也让萧峰失去了最佳的逃生机会。

在拒绝耶律洪基伐宋的命令之后,萧峰打定主意,挂印封金,离开辽国南京。以他的身手,要从百万军中脱身而去,可谓易如反掌。只要脱身成功,也就没有后来的雁门关悲剧了!

可惜,这一行动被阿紫无心破坏,根本原因却在于萧峰打算将她送到游坦之身边。

书中记述,在得知阿紫复明,是由于游坦之献出双眼之后,萧峰竟然说“这位游君对你如此情深一往……除他之外,世上哪里再去找第二位有情郎君去……你快去陪他,从此永远不再离开他。”心中又想,“我务须叫她回到游君身边,人家如此待她,她如背弃这双眼已盲之人,老天爷也是不容。”

这简直不通情理!游坦之对阿紫有大恩,就代表着阿紫一生必须爱游坦之吗?如果恩义和爱情可以如此等价交换,郭靖岂不是要和华筝结婚?成吉思汗一直在照料他的母亲呢。杨过岂不是要舍弃小龙女,为公孙绿萼单身一辈子?公孙绿萼为了他命都不要了。

正是由于萧峰这一不合理的逼迫,阿紫在束手无策之下,听信了耶律洪基穆贵妃的哄骗,让萧峰喝下有毒的所谓“圣水”,最终使得挂印封金功亏一篑。

萧峰有一点远不如鸠摩智 自杀源于此致命弱点

萧峰自杀后,阿紫痛不欲生

书中原文:“萧峰揽住阿紫的腰,转过身来,只要一跳下城头,那就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再也无拘无束了。心下微微一喜,正要纵身下跃,突然之间,小腹中感到一阵剧痛,跟着双臂酸麻,揽在阿紫腰间的左臂不由自主的松开,接着双膝一软,坐倒在地……”

这个绝世英雄,因此被辽兵轻易擒获,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