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一些體檢機構表面“薄利多銷”

實際“等魚咬鉤”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換兩項貴一萬多,搞不懂該不該查

同樣是老年套餐,只有一兩項不同,價格就差距懸殊。在功能檢查一欄,D套餐僅僅用“PET-CT”和“320排CT”替換了C套餐裡的“頭顱CT”和“肺部CT”,價格立馬漲了1萬多元。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做一次PET-CT至少七八千塊,普通老百姓誰受得了?我認為,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來定,體檢只是對疾病的初步篩檢,發現疑似病變了,才做進一步檢查,所以正常情況下沒必要上來就用多麼先進的儀器。”劉斌表示,很多疾病可以通過體檢項目發現異常,不過,體檢並非花費高或項目多就一定最好。體檢應當按照不同人士的年齡、職業、家族病史等情況,組合項目。

體檢時拍胸片,防護服成擺設

說到體檢,市民劉女士不禁想起自己去年的一次經歷。在拍胸片時,她下意識地拿起角落裡的防護設備往身上穿,“你幹嗎呢?不用穿,站上去就行!”隔壁控制室醫生通過喇叭向她喊道。

劉女士事後越想越不對勁,“胸透室外面就貼著‘必須穿戴防護用具’的受檢須知,這通知是給誰看的呢?”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體檢旺季到來:

去檢查的你一定記得躲過這些坑

除了上述網友在體檢中心親身經歷的陷阱,專家提醒,去體檢中心體檢時,遇到以下情況也需要多加警惕。

同一檢查項目價格千差萬別

秦先生(化名)想在單位指定套餐中自費增加一個檢查項目——碳13,這是通過呼氣檢查胃幽門螺旋桿菌抗體,費用是338.78元。細心的秦先生回家上網一查,立刻暈了,原來同樣的碳13檢查項目,不同的體檢中心價格標準不一,有210元的、250元的、372元的,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千差萬別。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民營體檢中心執行的收費標準是備案制,多數民營體檢中心的體檢項目收費是市場決定的,只需在區域所屬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物價管理部門備案,項目價格高低取決於市場需求,其中會包括房屋租賃、裝修裝飾、水電氣熱等運營成本,還有人員成本等。但是部分民營體檢機構的價格制定會參考政府定價。至於碳13檢查,“大紅本”上規定是250元,但是由於上述原因造成價格不同。

低價民營體檢質量存疑

相比之下,民營體檢中心服務貼心、價位也低了很多。好一點的套餐開價也就千把塊錢,上來還能打五折。據統計,2014年,北京地區體檢總人次中,民營體檢中心體檢人次超過公立體檢,佔57%。業內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價格便宜,另一方面不排除可能有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和惡意降價現象。其實百姓並沒有因為價格便宜而真正受益。有的低價體檢是在賠錢做,老闆為了湊人氣,那種情況下做體檢質量能保證嗎?所以,民眾在選擇體檢時不能一味追求低價。

免費體檢後拉人去手術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檢測

是科學還是算命?

健康體檢在某些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重要意義不容置疑。但近年來,一些體檢中心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利用所謂高科技的“噱頭”,使體檢項目越來越多!體檢中心也存在人員資質不全、硬件設施欠佳、檢查趨於形式等諸多問題被業內人士詬病。同時人們對體檢的質量也缺乏信心,曾經的網絡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網友認為體檢不足以體現真實健康情況!

在各種體檢的噱頭中,最蠱惑人心要算“基因檢測”了,這些檢測價格不菲,少則幾千,多則數萬。“基因檢測”風靡國內各大體檢中心,有些機構不顧體檢人員的年齡、性別、病史統一建議做上述檢測,掙了個盆滿缽滿。然而基因檢測真的這麼神奇嗎?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基因測序行業自身存在發展短板。比如,有的基因測序企業直接套用國外基因數據庫,或自有數據庫樣本量偏少,降低了測序結果解讀的針對性。此外,基因測序對人才要求極高,相關人員既要有生物醫學的專業素養,又要對基因測序有深度瞭解。

基因檢測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對於相關企業還沒有具體的管理辦法。李濤建議,國家應儘快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完善檢測項目、檢測價格、從業人員素質等體系建設,儘快形成統一規範的行業標準。

山東大學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授劉奇蹟建議,消費者進行基因檢測應選擇有專業實驗室和服務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和檢驗機構,不要盲目相信各種宣稱能進行基因檢測的宣傳。基因檢測機構除了在基因檢測報告中給予專業的檢測信息外,還應給出通俗易懂的解讀。

專家指出,人類對基因的認知不過冰山一角,不宜誇大基因測序實際功效,更要防止概念炒作帶來的負面影響。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公職律師唐雪宇認為,在商業化推廣中,新興技術必須把握分寸,“引人誤解”同樣屬於虛假宣傳。

體檢中心亂象:基因檢測、腫瘤標誌物篩查……這些項目靠譜嗎?

為了保障公民的健康,為了保證體檢行業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相關部門對體檢、基因檢測機構進行“體檢”,更要進行“監督”。首先,要提高相關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不是誰想開展體檢項目都可以;其次,要有行業標準,或建立統一的“體檢、預防醫療服務規範”,堅決取締不適用於體檢行業的項目;再次,對體檢、基因檢測機構進行監督,對於專業水平不達標、設備陳舊簡陋等機構進行整改或取締。

體檢機構的“專業值”要不斷提高,要完全杜絕“忽悠值”,讓體檢以及相關檢測真正成為維護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