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让迟到的正义推动产权司法保护

「商报时评」让迟到的正义推动产权司法保护

吴宇宏/文

5月31日,对56岁的张文中来说,注定难忘。这一天,最高人民法院对张文中诈骗、单位行贿、挪用资金再审一案公开宣判,撤销原审判决,改判张文中无罪,同时改判原审同案被告人张伟春、原审同案被告单位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无罪,原判已执行的罚金及追缴的财产,依法予以返还。

2009年3月30日,张文中因犯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后经两次减刑,于2013年2月6日刑满释放。从1994年创办物美综合超市到2006年被逮捕,这12年,张文中在连锁超市领域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从2006年被逮捕到今日被改判无罪,这12年,张文中人生坠入低谷,但最终没有错过法律的公正判决。

12年一个轮回,不论是对张文中还是他所代表的企业家,这都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张文中案改判,是人民法院落实党中央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政策的一个“标杆”案件,对于推动我国产权司法保护将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企业家最大的不安,来自对财产权的不安。尽管中央一直在努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以打消企业家对财产权的焦虑,但在司法实践中,产权纠纷案件纠错之难,以及所面临的重重阻力,仍让不少企业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有疑虑。即使在2016年底产权保护意见出台之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中央多次强调,要推动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但在具体个案上始终难见进展。直至去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依法再审张文中、顾雏军等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这才让很多涉产权案的企业家重燃希望。

张文中案件的改判,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对于张文中及物美集团来说,洗刷了他们长期背负在身上的罪名,恢复了他们的名誉和财产;对广大企业家来说,看到了党和国家依法保护产权及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对于国家来说,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有错必纠,有错必改,依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依法保障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体现了司法公正;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也必将进一步增强对国家法治的信心、对司法的信任。

另外,最高法的判决还传递出一个信号,对于企业家在合法经营中出现的不规范和经营失误,需要司法机关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审慎适用刑罚措施,避免出现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只有对各类企业产权进行平等保护,才能让企业家安心创业,创新热情才能得到充分释放,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激发更大活力,才能让企业家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纠正产权错案,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产权保护的信心。有恒产者有恒心,人们期待司法机关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期待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为企业家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投资创业信心,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商报时评」让迟到的正义推动产权司法保护
「商报时评」让迟到的正义推动产权司法保护

更多内容请登录江西商报官网:

www.jxsb.cn

或关注本报腾讯官方微博:

t.qq.com/jxsb-com

「商报时评」让迟到的正义推动产权司法保护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