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了,父母們都準備好了嗎?

孩子开学了,父母们都准备好了吗?

截止到昨天

孩子正式開學才兩天

就看到家長在朋友圈吐槽

感覺從來沒有這麼焦慮過

為了給孩子準備上學的文具

媽媽們自動開啟“買買買”的模式

勁頭比當年準備待產包有過之而無不及

生怕漏過班主任發的每一條信息

看不到老師在群裡發孩子的圖片

就心神不寧無法工作

但是,即便很多家長竭盡全力做準備

也難免有出現差錯和漏洞的地方

不是少帶了課本就是忘帶了水杯

這些小錯亂都不算什麼

最大的問題是對新生活的不適應

從早上6點一直忙到晚上10點鐘

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兒

又或是感覺什麼都沒有做

我們不停地催促孩子做這個做那個

而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

一旦我們忘記了提醒

他們就會無聊地坐在一旁傻愣

或者做一些在我們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

記得小麥剛上小學時

我和麥媽也是一副新手的模樣

整天緊張兮兮,手忙腳亂

經過一段時間的痛苦煎熬後

慢慢找到了一些門道

情況也漸漸開始變得輕鬆起來

今天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1

一定要做一份時間管理單

一開始我是不太重視時間管理的,感覺計劃沒有變化快,有一張時間單,也不可能全都能照做。但當我做了一個時間規劃之後,情況真的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心中突然有了著落。早上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餐,幾點送孩子上學。晚上幾點接孩子,幾點陪孩子,幾點做自己的事情,都安排得清清楚楚。當自己感覺錯亂恐慌時,看一下時間規劃表,就來了方向感,知道此刻自己該做什麼了。

感受到時間管理的效果後,我開始不斷地認真優化時間安排,把工作和生活變得越來越輕鬆,而且還建議並幫助小麥做了她的時間管理單。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娛樂,都是經過我們商議後定下來的,所以她執行得還不錯。

有了時間表後,就很少看到她在家裡閒溜達,或者坐在沙發上愣神,也不再沒完沒了地看電視。每天按照時間表,既保證了學習時間,又能盡情地玩而不被我們禁止和批評。孩子輕鬆自在,我和麥媽也清閒了許多。沒想到一張簡簡單單的時間表,可以有如此大的功效。

孩子的時間管理表,其實也是一種約束,當小麥由於個人原因沒有按時間表做時,時間表裡的其他內容就會被cut掉。比如因貪玩而忘了寫作業,那後面的時間就要用來補寫作業,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就會被擠佔。當然,如果作業寫得又快又好,就可以多玩一會兒。孩子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她會很好的管理自己,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結果。

2

不過度焦慮,多跟孩子聊聊

小麥剛上小學的前幾天,麥媽每天都過得忐忑不安,擔心老師不喜歡她,擔心孩子不適應新的環境,迫切想知道她在學校的狀況。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每天都會發很多孩子的圖片,讓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情況,所以很多家長還想小學的老師也像幼兒園老師一樣,多發些照片到群裡,看到孩子方才安心。

我就勸麥媽,不用天天盯著老師發照片,也不用過多的擔心孩子在學校過的怎樣。孩子上了小學,基本的表達能力是有的,放學了多跟他們聊聊學校的事兒,讓孩子自己講出來,不但增進親子關係,而且還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有些家長也曾嘗試問孩子一些問題,但孩子愛答不理的,根本無從知道他們在學校的情況,所以只能問老師。但我覺得,改變下溝通的方式,也許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和孩子聊天時,儘量聊孩子最感興趣的事,而且要具體,不要問的太籠統。比如:今天最喜歡哪個老師的課啊?語文課講的是那篇課文,講講看爸爸小時候有沒有學過?

我每次和小麥聊天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看起來心情不錯,是不是受到老師表揚了,還是交到新的朋友了?”或者說“你今天看起來不太高興,是不是遇到難題需要爸爸幫忙?”總之,要找個話題和由頭,而不是一見面就問“今天開不開心啊”此類的話。

想要孩子對自己敞開心扉,除了聊天的技巧,還要做到讓孩子信任,多肯定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一些做法,對於做得不太恰當的地方,我們給出意見和建議。因為一旦我們總是否定孩子,他們就會對我們關上溝通的大門。

3

做好孩子的榜樣

大家都知道“言傳不如身教”的道理,但為什麼我在這裡還要講呢?因為小學階段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家長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幾乎是決定性的。

我們家沒有經常看電視的習慣,每天看電視都有固定的時間,平時遙控器都找不到在哪裡。即使我和麥媽不在家,孩子們也都想不起來看電視,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我和麥媽不亂看電視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還有閱讀這件事,我發現如果父母不停地刷手機,想讓孩子乖乖坐下看書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家裡的每個休息區,比如床頭,茶几上和沙發旁都會放置個小書架,無論在哪裡坐下都能順手拿到一本書,隨便翻翻讀上幾頁。小米和小麥看到我們大人在看書,就會去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也開始閱讀起來。一旦我們掏出手機開始玩,孩子們就會要求玩手機遊戲,看動畫片,這時我就也沒什麼理由讓他們繼續看書了。

生活中還有很多事情,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和衣物,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裡,隨手關門,關燈,關水龍頭等等,如果我們大人都比較隨意而凌亂,孩子是不可能養成好習慣的。

有些時候,即使我們做好了榜樣,孩子也會由於某些原因做不好,比如我家小米總是忘記衝馬桶,我就對他來了點懲罰,如果忘了衝就在衛生間罰站3分鐘,再忘記罰5分鐘。等真的罰了兩次,他就很少再忘記衝了。雖然我們不提倡體罰孩子,但小小的懲罰對習慣的養成還是很管用的。

孩子開學,家長跟著忙活

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家長幫忙才能搞定

但更多的是過度操心

我家小米剛上幼兒園那會兒

麥媽晚上做夢都是孩子在幼兒園哭

等孩子上小學了

又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階段

之前不用考慮學習成績的問題

上學難免不考慮了

生怕自己哪裡沒顧忌到耽誤了孩子

但我們焦慮的情緒

恰恰給了孩子負面的壓力和影響

我們還是需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然後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幫助孩子完美過度

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如果你有家庭教育的困惑和經驗

歡迎和我們共同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