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竇躍生

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有一位超人老師在創造神話!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天晨讀“奇文”,終於體會深切。

總是認為教育失敗的家長,超人老師給你送寶典來了。

不知道你想不想握住這把金鑰匙。

我國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帶的一個55人的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10人進入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獲全額獎學金,其他考入復旦、南開等大學。不僅如此,校足球冠軍、校運動會總冠軍、校網頁設計大賽總冠軍等6項文體冠軍都被這個班奪走;音樂才子、辯論高手、電腦奇才、跆拳道高手在這個班比比皆是。

他也是一名相當成功的父親,他的女兒也以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他就是全國優秀教師,人大附中數學老師王金戰。

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可是,這位老師的名字很少有人記得。他的名字遠遠沒有所謂的“星”們聲名遠播。

以下是王老師總結的教育金典,強烈建議每位父母、子女看看。也許: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摘錄並解讀“育子真經”:

1。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家庭可以培育出一朵早春二月的鮮花,也能培養出不開花的參天大樹。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很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

育苗的溫床要健康,父母是榜樣。

3。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利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不要老是埋怨老師無能,其實自己也是言傳身教的老師。

4。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要麼“人窮志不短”,要麼“人窮志短”。苦難教育是一筆財富。

5。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但是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紈絝子弟不會出自平凡家庭。花兒,施肥多了,會被燒死。

6。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

高學歷不等於有文化。良好的家風,文化的傳承,好比“陽光雨露”。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

“小院裡馴不出千里馬,花盆裡種不出萬年松。”父母的包辦,是害兒的毒藥。

8。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但無需傷害自己。

畸形的管教,會讓孩子逆反,產生仇恨。即便考上博士,也會控訴父母的罪惡。傷害孩子,也傷害父母。

9。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父母包辦是一時的,養成能力是一輩子。父母願意當子女的“包衣奴才”嗎?

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10。夫妻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多少無知家長嬌慣出殺老師、殺父母、殺同學的罪犯,上演了“性格悲劇”。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

高分低能,大有人在。人的才華,不唯文憑。心態美麗,全家幸福。許多家長忽視的恰恰是子女的精神長相。

12。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棍棒底下出才子”是最醜惡的教育理念。不要奉為圭臬,只會讓人痛恨。

13。讓孩子既有激情又有理智。

賞識教育能煥發學習激情。誰也不願自己的孩子成為連談戀愛都不會的“書呆子”。

14。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

教養是一點一滴,是涓涓細流,是花開的慢動作。教養拒絕“潑婦罵街”,教養的標本是玉樹臨風。

15。做人要厚道。

學品和人品要雙修。仁善,是綿綿不絕的美德。

16。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

我們不希望大學錄取通知書拿到手,卻因體檢而淘汰。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健全會帶來充沛的學習精力。

17。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

恰恰,這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期。親情的給養,是最好的教育奶粉。

18。經常和孩子一起做3件事:進餐,幹活,講故事。

美食文化是最好的課外讀物,要不然《舌尖上的中國》那麼火爆。親子運動、親子家務,是智力開發的啟蒙教育。講故事,是最佳的聰明營養液。

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19。陪伴。

陪伴,不是浪費時間,消耗體力。是精神的呵護與關照。

20。獨立。養成好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勝過千言萬語。自理能力比什麼都重要。

21。3到13歲是成長的關鍵期,不能錯過。

錯過一次花季,要等一年。錯過一次人生的花季,就毀了一生。有一句格言叫:吃一塹,長一智。

22。不是“30而立”,而是“3歲而立”。

3歲看大,5歲至老。不是絕對的,但是有道理的。

23。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

不要害怕選擇錯誤,我們自己也走過彎路,相信孩子會迷途知返,也許子女比我們更聰慧。

24。注意自己的形象。

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長。也許,家長的謬誤會傷害孩子。也許,家長一句正能量的話會激勵孩子一生。

25。不要逼迫孩子把自己的秘密說出來。

在家中,尊重是雙向的。要以朋友的姿態善待你我,你尊重了子女的隱私,孩子或許會把你當閨蜜呢。

26。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松。

先嚴,是養成良好習慣。後松,是培養自立個性。

27。必須留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不必太在意名次。

成績能考量人的能力,名次是暫時的,會不斷地變化。

這個班37人考上清華北大:閱讀3分鐘,受益兩代人

28。學會和小夥伴友好相處。

在和小夥伴的相處中取長補短,學習課本中學不到的才智,為以後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29。警惕孩子沾染壞習慣。

”孟母三遷“的故事,堪稱教育的經典。壞習慣是埋在孩子成長路上的”定時炸彈“。

30。儘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

要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健康的審美觀播撒的是香花的種子,病態的審美觀埋下的則是毒草的隱患。

31。良好的教育叫“守望”。

”越俎代庖“只會養成懶惰,放任自流小心誤入泥淖。守望吧:適當的距離產生美。

32。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老師教的是學習方法,自學的奧妙在於”一把鑰匙打開千把鎖“。

記住,不必羨慕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同樣非常優秀。

有一種花叫”遲桂花“,香得晚,但香得久遠。

有一種樹叫”無花果“,雖沒有繁花似錦,卻有碩果盈枝。

(照片來自網絡)

往期精彩:

《出9位皇后,17位宰相,14位駙馬,竇家靠二字家風:仁善》

《騎在我頭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的這個人:爺會把你寵上天》

《感恩百草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