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共15部,但只有這5部夠格稱為“五大小說”

金庸5大小說

金庸的小說一共有15部,分別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飛狐外傳》、《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白馬嘯西風》、《天龍八部》、《連城訣》、《越女劍》、《笑傲江湖》、《俠客行》、《鴛鴦刀》、《鹿鼎記》。

金庸很聰明,他把自己的小說用一副對聯給串起來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取每部小說的第一個字組成。如此一來,金庸的這十四部小說的整體知名度大大提升,都被人所記住。

金庸的十五部小說中,是有一個武功體系的。大家普遍最認同的是《天龍八部》中的武功達到了金庸小說中的最高境界,其後的《射鵰》三部曲緊隨其後。而清朝的《書劍恩仇錄》、《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等就相對而言弱很多。由此,金迷們得出一個規律,越是年代久遠,武功越高,越是年代相近,武功就越差,這個規律有一個言簡意賅的名字,叫“武學退化論”。

所以,大部分的金迷們談論金庸小說中的武功總是沉浸於宋朝的武學中,而不是清朝。

實際上金庸小說中武功的巔峰是維持了很長時間的,我認為有5部作品都處於這個範圍內。

金庸小說共15部,但只有這5部夠格稱為“五大小說”

《射鵰英雄傳》

這部小說對於金庸的意義非常重大,奠定了其宗師的地位。其中,武功的絕頂高手大致有五個,分別是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合稱為“五絕”。他們的武功都遠遠超過了江湖上的普通一流高手如丘處機等全真七子。

金庸也是第一次在小說中塑造出絕頂高手的形象。此前,無論是袁承志也好、陳家洛也好,都不能遠遠超出一流高手。五絕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他們與一流高手拉開了極大距離。

《神鵰俠侶》

這部小說與《射鵰英雄傳》時間極為接近,其武學的體系是基本承襲的。除了原有的五絕體系外,《神鵰》中進行了擴充,郭靖、楊過、周伯通、金輪法王等極為高手也都可以進入絕頂高手的行列。金輪法王是反派人物暫且不提,而郭靖、楊過和周伯通被評選為新“五絕”。

金庸小說共15部,但只有這5部夠格稱為“五大小說”

《倚天屠龍記》

這部小說跟《射鵰》、《神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年代略微相隔有點遠,但仍然可以對比。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九陽真經等武功都有所體現。

《天龍八部》

金庸小說的武功巔峰就是《天龍八部》,掃地僧、天山童姥、段譽、鳩摩智等人的武學已經遠遠超越了一般高手,他們也屬於絕頂。降龍十八掌、一陽指等武功的出現,為這部小說與《射鵰》三部曲拉近了距離。

金庸小說共15部,但只有這5部夠格稱為“五大小說”

《笑傲江湖》

這部小說可能貌似和以上四部不太搭邊。實際上並不是。主角令狐沖所練的武功叫做“獨孤九劍”,其創始人是獨孤求敗。而《神鵰》中楊過所練了玄鐵劍法也是此人所創。通過這個紐帶,我們有理由相信,楊過和令狐沖的武功可能在伯仲之間。

另一個使《笑傲》和以上四部產生聯繫的是吸星大法。任我行的這門武功和《天龍八部》中的北冥神功、化功大法產生了因果關係、傳承關係。於是,我們幾乎可以認為吸星大法跟北冥神功差不多。

以上的,《天龍》、《射鵰》三部曲、《笑傲》可以並稱為金庸五大小說了。當然我指的是在武學層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