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A股跌破3000点,下跌能量究竟从何而来?

3000点,可以认为是A股市场最重要的心理关卡。然而,当3000点得以失守之际,往往意味着市场空方已经占据了绝对性的优势。端午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却以大幅低开,直接跌破3000点开盘,且有逐渐创出本轮调整新低的迹象。至于个股方面,跌停潮现象却再度展现,而不少个股的累计跌幅已经达到50%,市场非理性下跌背后,其下跌能量又究竟从何而来呢?

其中,在高速IPO背景下,股市投资信心骤减,加快资金的出逃力度。实际上,对于市场而言,更重要的是投资信心,而投资信心涣散,股市赚钱效应骤减,进一步分流市场的存量流动性。至于高速IPO的发行节奏,实际上还是建立在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背景环境下,而股市新增流动性不足以抵御高速IPO的发行节奏,那么只会加快多数股票存量资金的分流力度,对本已疲软的股票市场构成又一次的冲击。

再者,继原有高速IPO的发行基础上,CDR新规的加快出炉,独角兽企业的加快上市,却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股票供应力度。与此同时,在独角兽企业加快上市的同时,实际上A股市场大型企业、大市值公司的发行速度并未放缓,而在综合因素叠加影响下,却加快了资金的外流压力。

与此同时,仍需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逐渐引爆。实际上,虽然市场指数下跌力度不算凶猛,但个股的杀跌力度却非常强劲,而近期不少上市公司股价的闪崩,多离不开质押平仓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目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而言,已经有超过97%的股票存在股权质押的问题,而质押率超过50%的仍然为数不少。由此可见,对于市场持续性的非理性下跌,实际上对于不少个股而言,已经触发股权质押平仓线乃至强行平仓线,而当市场进一步急跌之际,股市非理性恐慌抛售压力也就骤然增加了。

此外,则是在美联储接连加息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是首要受到冲击的。在国内,虽然拥有强大的外汇管制以及外汇储备得以支撑,且房地产蓄水池的功能并不小,但作为流动性较强、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市场,却难逃资本加速外流的压力,而股票市场无疑也是受到最直接的冲击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市场逐渐扩大开放,资本市场加快开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然而,在A股成功纳入MSCI之后,似乎并未看到实质性的新增资金流入过程,反而却加快了资本的流动,资本外流的压力仍未得到实质性的减缓。不过,作为五穷六绝七翻身的魔咒效应,六月份的股市本来并不平静,而如今加上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实际上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风险,而综合来看,股市下跌能量也就由此聚集了,这也是近期市场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