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近日,一張國產“暗劍”無人機的全尺寸模型照片出現在網絡上,引發了相當的關注。

“暗劍”無人機模型最早出現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它和世界主流無人機都截然不同,機身尖銳細長,具備超機動性、高隱身性與超音速等多種能力,而這通常是第五代戰鬥機才有的特點,所以分析認為“暗劍”無人機實際上具備空戰能力。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不過在珠海航展後,“暗劍”無人機就沒有後續的消息。

直到在2017年的紀錄片《強軍》中,“暗劍”無人機才再露崢嶸,疑似是中國第六代戰鬥機的新型戰機,就是在“暗劍”無人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駕駛員座艙。

無疑這會令人產生諸多的聯想。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而從這次曝光的“暗劍”全尺寸模型看,機體長度在10-13米之間,機身尺寸與“翼龍”、“彩虹”等無人機相差不大,從僅有的側面照看,其外形流暢線條銳利,科幻感十足。

另外有消息稱“暗劍”採用了鈦合金作為框架,如果事實如此,這就是為了實現高速與高機動性打下的基礎。

另外之前曾經有一張“暗劍”試飛的照片流傳網絡,照片上疑似“暗劍”的飛機安裝有升力風扇,不過很快這就被證實是一張PS照片,用的是美國F35戰機合成。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即便如此,“暗劍”無人機從概念模型進化到全尺寸模型,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說明這款無人機確確實實是在進行研發,但是從全尺寸模型到技術驗證機,再到試飛,中間還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做。

首先,發動機就是一個難關。

現代無人機既有螺旋槳也有噴氣式推進,它們依照分工不同,動力也不同。

採用螺旋槳的無人機通常是查打一體,側重於戰鬥性能,因為它使用靈活起降方便,滯空時間長,其中的代表有美軍的“捕食者”、“死神”等無人機,還有中國的“翼龍”和“彩虹”系列無人機。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而噴氣動力的無人機則多用於大型機,其航程遠升限高,多用於偵察方面,比如美國的“全球鷹”,以及中國的“神鷹”。

“暗劍”無人機要具備超音速飛行的能力,其發動機必須具備大推力,但是大推力發動機卻又是油老虎,對於戰鬥機來說,這是一個永遠的矛盾。

有分析稱暗劍可能會用串聯發動機系統,低速時用渦扇,高速時用渦噴,如果是簡單串聯,這種系統除了增加系統死重,並沒有太大意義。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採用變循環發動機,也就是美國正在研製的自適應發動機,能夠根據飛機的工況,自動調整發動機工作狀態,達到無時無刻都在最高效的狀態運行。

不過自適應發動機的門檻極高,就拿矢量噴口為例子,只是發動機噴口改變形狀和方向,就難倒了無數的國家。因為在高溫高壓的發動機工作狀態下,改變噴口角度對材料要求極高。

自適應發動機更要在工作狀態下進行內部的結構變換,難度遠遠超過矢量噴口。

除了發動機之外,“暗劍”無人機面臨的第二個問題是飛行控制。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我們知道當今所有的無人機其實都是有人操縱,只是駕駛員不在飛機上。

擁有作戰能力的無人機必須具備人在迴路的功能,開火的權限不但要掌握在人類手裡,還能緊急處置突發情況。

比如無人機朝目標開火後,發現情報有誤,這時操作員就能引導導彈打到空處,或者臨時發現更有價值的目標,操作員再次進行瞄準。

而所有這些操作其實都是有滯後性的,也就是會出現操控延時。

暗劍無人機終於亮相,或有AI輔助作戰,為中國六代機鋪路

對於低速的無人機,一秒或者幾秒的延時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上,有經驗的無人機操作員在操控中會考慮到延時的問題。不過對超音速無人機來說,一秒的時間可能就是340米甚至680米的誤差,尤其在空戰時,零點一秒的誤差也是不可接受的。

解決的方案是將戰鬥的權限交給AI,讓電腦代替飛行員,完成接敵、空戰、開火的決策,不過從目前看,人類的科技樹還沒有爬到這個地步。

所以“暗劍”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