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AI及AI+行業的結合,你值得聽聽的幾個觀點

關於AI及AI+行業的結合,你值得聽聽的幾個觀點

本文字數:1459

閱讀時間:5分鐘

互聯網下一個風口在人工智能(AI)領域,已是共識。AI+孵化的可能包括哪些?

4月18日下午,中國投資協會投資諮詢專業委員會與Xtecher聯合舉辦的“2018智·創未來大會”——首屆“十大最具價值”科技創新創業項目頒獎暨科技創新創業企業聯盟啟動儀式在北京召開。

沒有太多意外,“十大最具價值”項目幾乎或多或少與AI沾邊。專家與業內人士分享了他們對於AI的觀點和判斷。

關於AI及AI+行業的結合,你值得聽聽的幾個觀點

AI+十大科技項目之眼擎科技 CEO朱繼志

全球芯片格局的變化為創新者帶來了機會。

大產業變化時創新者才會有機會,如果繼續在傳統領域挑戰巨頭會非常困難。

在AI領域,美國、歐洲等巨頭並不比中國領先多少,這讓我們看到芯片在AI產業的巨大機會。

中國企業有機會率先在中國市場推廣AI,並最終做到全球領先位置。

AI+十大科技項目之乂學教育 副總裁張棲銘

AI+教育有望改變現有教育模式。

目前中國教育的主要問題是優秀教師的數量完全不能滿足教育需求,很多時候一個老師面向40位孩子,精力所限很難提供個性化輔導。

AI+教育與正常互聯網產品有典型的不同點。

比如滴滴,作為網約車平臺,司機越多、車輛越多,效益越好,但教育不是這樣。教育行業集中度很低,前十所佔的份額不到5%。

AI時代,突破學習瓶頸擁有了更多可能。

我們可以用技術解決問題,針對不同的孩子,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並通過根據中小學學科特色建模,在一定程度降低了老師在知識傳授方面的難度。

AI教育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圖譜,進行個性化推薦,提高學習效率;且學習目標的設定是動態的,根據學情不斷調整。

AI+教育處於初級階段需要更多探索。

AI+十大科技項目之智易科技 CEO 李傑

我們必將迎來AI+智能化應用的大爆發,AI變得觸手可及,AI智能化應用無處不在,人類進入AI時代。

互聯網+和AI+的發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互聯網的初衷是使信息傳遞的成本降低,無限接近0。這是因為通過互聯網進行信息連接和傳遞的需求無處不在。

AI的初衷是通過神經網絡技術和學習技術,將基於數據決策的成本降低,無限接近0。

二者都是賦能型技術,成為構建社會的基礎設施。

回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經歷了3個里程碑式階段。第一階段是90年代美國主導的互聯網絡的鋪設。

當時,互聯網可是不折不扣的黑科技。發送郵件是頂級黑客程序員才能乾的事情。

第二階段是互聯網瀏覽器這一工具的誕生,提供了標準化的流程去做大量的互聯網應用。

第三階段是互聯網+應用的大爆發。

正是得益於互聯網瀏覽器簡單可視化生態系統的搭建,人們才可以方便地開展互聯網應用的開發,迎來了互聯網+發展浪潮。

基於互聯網看AI,未來需要一款像瀏覽器一樣的AI低門檻的工具出現。

目前AI科技集中在少量科技巨頭企業,阻礙了AI的發展。

當下處於AI+第二階段,需要打造一款AI零門檻應用工具,使它不再是少數科學家和巨頭企業的專屬工具,讓普通人也可以完成AI+行業完整流程的研發。

對AI行業發展,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和專家如何觀待?

季曉南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原主席、中央第九巡視組副組長

既要發揮國有大型企業的主力軍作用,也要發揮中小企業的生力軍作用。

創新不僅需要科學家,也要有企業家。

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具備進取心、冒險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意識,懂得回報社會。這是企業未來能做強做大的信念和基石。

沈昌祥

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技創新要解決核心問題。

我調研過,再次遭遇美國製裁的中興恐怕是活不了啦!這件事給我們的教訓是:企業必須要創新。

創新技術是市場換不來的,也是金錢買不來的,要靠中國人的智慧進行顛覆性的創新才能徹底突破目前國家發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

此外,網絡安全還沒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夠重視。

這是非常要命的事,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安全保障,AI+的作用可能是反的。

過去科學家很擔心AI會毀滅人類,假設AI機器不受控制,世界可能就沒有了。

這要靠什麼解決呢?安全控制。這是發展AI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