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志願填報開始,考生、家長請一定要避開這些“誤區”!

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开始,考生、家长请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

認識自我:重視興趣和能力的評估

“興趣比天才重要”“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人各有志”,這三句話分別對應興趣、能力和職業價值觀。在生涯規劃中,我們常常提到興趣、能力和職業價值觀的匹配,即從“我喜歡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想從事什麼職業”三方面尋找到交集。對於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來說,只有選擇與自己類型相符的院校和專業,才有可能實現自身與職業的最佳匹配。

填報志願時,建議考生首先進行自我綜合評估,從自身的學科特長、專業愛好、能力興趣、性格特點以及身體條件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與自己的性格、特長、能力等相匹配的專業,可從這幾方面考慮:

(1)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2)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能力優勢;

(3)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

(4)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動機等。

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科學定位,確立目標,規劃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由於大多數考生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各種工作的性質和具體內容不大瞭解,而且在這段時期,考生的個人興趣還處在易波動的階段,沒有完全定性,對自己潛在的能力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考生和家長可參考一些科學的心理測驗結果,比如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升學指導測驗(專業選擇測試)”,幫助考生了解自己潛在的專業興趣和能力,並參考詳盡的專業資料和其他相關信息,樹立科學、理性的志願填報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

瞭解專業:關注專業內涵,綜合考慮問題

在對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有了綜合評估,確定職業方向後,就要對學業路線進行合理規劃,開始“知彼”的選擇。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專業的相關情況。

1.關注專業內涵

在選擇專業志願時,考生和家長常犯望“名”生義的錯誤,單從專業名稱去理解專業內涵和就業方向。部分考生報考了不適合自己的“熱門”專業,進入大學後對所選專業不感興趣,最終產生了厭學心理。此外,還有部分考生未充分研讀專業要求,出現因身體條件不符合要求,導致未被院校錄取、高分落榜等情況。這些情況的發生往往是因為考生和家長沒有充分了解專業內涵,把握專業本質所造成的。所謂專業內涵,主要指專業名稱、培養目標、培養要求、主幹課程、師資力量、就業及研究領域等。考生在瞭解專業內涵時,需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專業名稱:切莫望“名”生義

由於有些專業所涵蓋的知識面相對較寬,或處於交叉學科領域,僅從專業名稱的字面意思很難準確定位專業的內涵和研究內容,一些專業看起來名稱相似,但實際所學的內容卻千差萬別。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要透過專業名稱去了解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和就業方向等內容。

(2)培養目標:同一專業不同院校的培養目標是有區別的

由於各所院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等各有側重,看起來名稱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院校,其培養目標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瞭解專業時,還需把握專業具體的培養目標,如同是新聞學專業,以財經為特色的院校側重財經新聞方向,以外語為特色的院校側重國際新聞方向,而以體育為特色的院校則側重體育新聞方向。

(3)課程設置:專業具體學什麼 :

從一個專業的主幹課程可以基本瞭解該專業的培養方向,即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學習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會應用到哪些行業,有什麼能力要求等。除了瞭解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外,考生和家長還應瞭解各專業的學習年限,比如,醫學類專業一般需要學習5~8年。

(4)師資力量:專業建設的重要支撐

師資力量是院校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支撐,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對一個專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專業實力水平的重要體現。因此,瞭解師資力量也是瞭解專業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

(5)培養模式:傳統模式還是特殊模式(大類招生、試點班等)

目前,國內院校普遍採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即按照專業既定的培養目標設置相關專業課程,培養合格後,向社會輸送相應領域的專業技術或管理人才。但也有部分院校在嘗試大類招生、試點班、實驗班等人才培養模式。這些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核心特點是對學生進行寬口徑、複合型的培養,讓學生涉獵更多學科領域的相關知識,提升其綜合能力。

(6)就業方向:瞭解職業的具體工作內容

考生和家長需注意,專業學習內容往往與職業工作內容有一定的差別,喜歡所學的專業內容並不意味一定喜歡其職業工作內容,在選擇專業時應充分了解擬選專業的就業方向、具體工作情況等。比如,建築學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去向是設計院和房地產行業,工作內容主要是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雖然收入相對較高,但加班卻是常態。

(7)就業前景:與行業相關,也與院校實力相關

考生和家長普遍認為,專業的就業前景只與專業所屬行業的狀況相關。其實,專業的就業前景還與開設院校的綜合實力有一定的關係,同一專業,不同院校的就業情況也不盡相同。此外,就業前景還與國家經濟發展及戰略佈局有密切關係。因此,建議考生和家長應對專業的社會需求情況有前瞻性瞭解,同時還需瞭解擬報考院校專業的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等情況。

2.避開專業選擇的“誤區”

誤區⒈緊盯“熱門”專業

一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只要選擇了“熱門”專業,找工作就不用愁了,就業前景一片光明。事實上,表面看起來“熱門”的專業,就業前景不一定被看好。所謂“熱門”與“冷門”的定位不一定絕對,今天的“熱門”專業或許在幾年後趨於飽和,變成“冷門”專業;而今天的“冷門”專業或許幾年後需求量變大,也可能變成“熱門”專業。所以,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應更理性地看待專業的“冷熱”問題。

誤區2:用錄取分數高低評估專業

有些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時大多有“絕不能浪費分數”的心理,認為只要分數達到了,就不能填報錄取分數稍低的專業,否則就吃虧了。其實,專業錄取分數的高低只能反映專業報考熱度的高低,不能作為判斷專業優劣的唯一參考標準,錄取分數高的專業不一定就是適合自己的專業。因此,選擇專業需要兼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等綜合因素,而不單單以分數高低判斷。

誤區3:選擇高薪職業對應的專業

雖然選擇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選擇以後工作的方向,但專業並不完全等同於職業,在大學讀了什麼樣的專業,以後不一定就能從事與該專業相關的工作。此外,就同一專業而言,不同院校的專業實力也是不同的,因此,就業前景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再者,高薪職業在不同行業內、不同的企業類別中,即使是同樣的職位,待遇相差也較大。比如,同樣是軟件工程師,在500強企業和在小企業中工作,收入是有很大差別的。因此,不要盲目“推崇”高薪職業對應的專業。

此外,考生和家長還要正確看待就業率,認清就業率與就業前景、就業質量等的關係,科學利用就業率選擇專業。

瞭解院校:根據確定的專業意向選擇院校

在“知彼”的過程中,還有選擇院校這一重要環節,考生除了認識專業外,還要根據確定的專業意向,瞭解院校的具體情況。目前,全國高等院校共計2000多所,類型多樣,辦學層次也較多,各院校特色鮮明,考生在選擇時,應客觀認識,理性選擇。

1、根據特色定位院校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都有自己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根據專業意向選擇合適的院校,這關係到考生選擇的專業是否能擁有更好的人才培養條仵。很多院校都有自己傳統的優勢專業,如語言類、師範類、財經類、法律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土建類、醫學類等專業都有所謂的“專門院校”,這類院校的專業性較強,有明顯的行業優勢,專業培養目標明確,考生可有針對性地列出意向性的院校名單。

2.梳理院校的基本情況

在劃定院校範圍後,就要具體瞭解院校的基本情況,如院校基本信息、招生政策、錄取分數信息等。

(1) 院校基本信息:包括院校名稱,院校類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辦學水平,科研實力,開設專業,獎、貸、助學措施等。

(2)院校招生政策:包括《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加、降分政策等。

(3)院校錄取分數信息: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如院校的調檔線、實錄線、平均分、實際招生人數以及各專業錄取情況等。

3.避開院校選擇的“誤區”

誤區1:只看錄取分數選擇院校

有些考生和家長在認識院校的過程中,很喜歡用分數去判斷一所院校的實力,認為錄取分數高的大學一定就是實力強的大學。其實,院校錄取分數與其辦學實力不一定相符。一般來說,錄取分數的高低只反映該院校報考熱度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院校實力的強弱。院校錄取分數高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該校的社會關注度高,也有可能與該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強、畢業生質量高、招生數量少等因素有關,還有可能是因為該校處在較好的地理位置而受到考生的青睞。因此,建議考生在認知院校時,不要單純用錄取分數去判斷院校的實力,而要從院校的辦學歷史、師資力量、學科特色、招生數量等多方面去了解。

誤區⒉一味追捧北京、上海等地區的院校

在選擇院校時,有些考生傾向於選擇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院校,他們認為,只要考入這些大學,自己的眼界就會更加開擱,接觸信息的速度會更快,以後找工作會更加容易,畢業後也可以直接留在當地工作。

對考生來說,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讀大學,的確有著一些優勢,但是,北京、上海等地區的院校競爭非常激烈,被錄取的可能性就會隨之降低。此外,這些地區雖然工作機會相對較多,但相比其他地區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畢業後想在當地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相對困難。

因此,建議考生在選擇院校時,進行綜合考慮,在一些因素相互衝突的情況下,更需要深思熟慮。

誤區3:只根據大學排名選擇院校

各類大學排行榜已成為一些考生和家長填報高考志願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雖然大學排行榜對於高考志願填報可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目前我國的大學排行榜存在一些主體資質良莠不齊、評選目標不盡相同和評選標準自成體系等問題,大學排行榜提供的信息並不是絕對客觀公正的。因此,僅僅依靠統計數字來斷定院校的實力強弱是不科學的,還應對院校的情況進行綜合對比分析。

如此實用的乾貨,記得分享給你需要的小夥伴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