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不著急的王興終究敵不過資本!

它們打著能夠改變人們生活的高大上旗號,可做的要麼是流量生意,要麼就是生活服務,甚至像放高利貸這樣的傳統生意,穿上金融科技的外衣就能打造出若干個獨角獸出來。

——大衛翁

坤鵬論:不著急的王興終究敵不過資本!

去年10月,美團在完成40億美元融資時,王興說“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昨天,港交所公開了美團點評遞交的招股書,更多細節透出,正式IPO時間也已落定。

據彭博社報道,美團的目標是以約600億美元的估值募集60億美元資金。

實話說,坤鵬論認為,這個估值有點難,京東2017年全年交易額(GMV)為1.29萬億元,營業收入3623億元,淨利潤50億美元,目前市值在580億美元左右。而美團無論GMV還是營業收入、利潤均與京東有較大差距。

坤鵬論:不著急的王興終究敵不過資本!

而正在艱難上市的小米接連被迫調低目標估值,也給美團帶來了不利影響。

據說,王興正率隊奔走在國際投資者和大型科技公司之間,試圖撐起600億美元的IPO預期。

儘管以倔強著稱的王興曾說過“美團的餐飲、旅遊、到店綜合類每個領域都可以值幾百億美元,但需要至少5~10年。”

但在資本面前,“異類”王興還是從了,因為已經燒錢多年的資本方顯然等不了那麼久,特別是已經有投資界權威人士說了,到2019年底,資本市場上的錢都會很緊很緊,流入一級市場的資金“至少減少50~60%,甚至可能減少70%~80%。”像美團這樣的新經濟獨角獸,估值水平甚至會下降超過50%。

再加上新資管新規就像頭頂上懸著的明晃晃的鍘刀,再牛的資本也得在2020年年底落荒而逃。

其實,小米美團只是前菜,後面還有更多大傢伙在咬緊牙關銜枚疾進。

昨天有文章回顧到了2000年的納斯達克,那時候的情景似乎與當下十分相似,當時上市甚至被喻為生死關頭,上了生,未上死,在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三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都是幸運的。咬緊牙關趕上了上市末班車,意味著融到了關鍵資金,完成了對賭協議,更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互聯網泡沫崩壞中活了下來。

在他們身後,資本市場的大門轟然關上,留下一地未上車者的殘骸。”

不得不承認,美團燒錢之巨,可謂中國之最,因為它的主戰場在線下,凡是線下競爭,似乎燒錢,燒大錢是不可避免的事,有人說,美團是“燒錢燒出來的本地生活巨頭”。

創立以來,美團歷經8輪融資,融資總額近85億美元(550億元),如果加上點評與摩拜併入美團之前各自的融資,總額超900億元。

坤鵬論:不著急的王興終究敵不過資本!

美團也在招股書上提醒說,“我們歷史上產生了較大虧損,未來我們可能會繼續產生較大虧損。我們立足長遠以抓住戰略商機的經營理念亦可能對我們的短期財務表現產生負面影響。”“無法保證摩拜或我們的整體業務在未來能獲得盈利”。

相信美團吸取了小米此前的經驗教訓,什麼話都老老實實說到明面,省得到時候解釋來解釋去,最終被逼到大白天說夢話,自己的估值應該是蘋果乘以騰訊。

只是不知道到時面對刁鑽投資人們的詰問,王興會不會也亂了陣腳,因為他絕對是世界聞了名的燒錢“敗家子”,而比創業者還會講故事的投資人從來不相信故事,投資者對於新經濟的熱忱,恐怕已經過了最高點,他們的風險偏好也在發生變化,他們現在可能只想知道,什麼時候盈利!

而且美團虧就虧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完全對標的成功企業,光從虧損上講,亞馬遜一虧虧了20年,但它有超強的自由現金流和領先世界的科技,美團這兩塊都無法相提並論。

坤鵬論認為,上週小米在香港的路演活動挺失敗的,甚至起了不小的反作用,有的投資人表示,即使是按照發行價低價位,小米股票價格仍然太高。

坤鵬論:不著急的王興終究敵不過資本!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小米本週將會在美國紐約市舉辦投資機構路演活動,其中中央公園還將有有關無人機的活動。

退潮時才知道誰在裸泳,當小米們面對著一輪又一輪拷問,也讓不少人開始反思,中國的獨角獸中有幾隻是真材實料的獨角獸?它們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科技新突破,或是真正從根上提升了勞動生產力?

在依然是得流量者得天下的中國互聯網,大部分獨角獸其實幹的就是最初級的流量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