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門”之後|東風本田能否依賴混動逆襲?

“機油門”之後|東風本田能否依賴混動逆襲?

從目前發展來看,日系在產品佈局中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如本田旗下有自然吸氣、渦輪增壓、混動等諸多車型,這在一定上會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無疑也增加車企的壓力。

文丨紀偉

歷時5個月調查之後,6月1日,東風本田首次正式向媒體以及車主公佈解決方案,並給予車主一定補償。此外,東風本田方面對外宣佈CR-V開始銷售。

自去年“機油門”事件爆發以來,東風本田雖於今年2月12日公佈解決方案,但效果並不明顯,廠商的解釋並不能讓消費者滿意。隨著事件不斷擴大,直到3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因“機油門”事件約談東風本田相關負責人。當天下午,東風本田才向全國經銷商發出緊急通知,從即日(3月1日)起全面停售 CR-V 車型,並於5月16日發佈召回公告。

作為東風本田銷量支柱車型,CR-V的停產對其影響十分大,這也引起本田方面的高度重視。

在此次召回對策中,東風本田會提供包括Fi-ECU軟件升級,更換空調控制單元、TCU軟件升級、更換散熱器下水管總成四種解決方案。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措施主要是抑制機油液麵增高問題。

從目前反饋來看,仍有少數用戶尚存疑問,主要問題集中在為什麼從這四個層面入手進行軟件的升級與硬件的更換,這對抑制機油液麵增高問題有什麼作用,會不會對發動機性能產生影響?

對此,東風本田方面解釋稱,“空調控制單元”和“散熱器下水管總成”兩項的硬件更換,主要目的都是提高發動機暖機速度,前者是暫時關閉給空調系統供熱,後者則通過切斷低水溫時CVT散熱器的水循環,促使冷卻水升溫加快,讓發動機更快的“暖起來”。

而軟件方面,升級FI-ECU及圍繞CVT變速箱版本CR-V的TCU升級,則是分別通過修改燃油噴射時機,提高燃油噴射壓力,促使混合氣體充分燃燒,減少燃油附壁的發生;以及通過變速箱換擋邏輯的改變,適量提升發動機在低溫環境行駛過程中的轉速,促使發動機水溫提高,多舉措協力從源頭上扼制機油增多。

市場能否回暖

據瞭解,自5月22日以來,召回公告涉及的“2017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7日生產的搭載1.5T發動機的部分2018款思威(CR-V)汽車”當中,已有近2萬臺CR-V完成了召回作業,佔總召回車輛的15%。

“機油門”之後|東風本田能否依賴混動逆襲?

智庫君發現,此次召回大部分涉及CR-V車型。在6月1日的解決方案媒體溝通會中,東風本田多次強調,目前尚未有機油增多的案例。要知道,該事件爆發時間節點恰逢冬季,在車輛長期在低溫環境下和短距離行駛時,會出現機油盤中機油增多的現象。

因此,此次東風本田“亡羊補牢”的做法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尚屬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費者對本田的信任已經有所下降。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4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的終端銷量總計10.1萬輛,同比下滑8.8%。其中,廣汽本田4月份終端銷量為5.3萬輛,同比下滑5.6%,東風本田4月終端銷量為4.8萬輛,同比下滑12.2%。此外,前4月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的終端累計銷量為40.2萬輛,同比下滑4%。其中,廣汽本田前4月終端累計銷量為22.5萬輛,同比微增1.1%,東風本田前4月終端累計銷量為17.7萬輛,同比下滑9.8%。

銷量的急速下滑確實讓本田在華企業感受到危機,但本田是否真的意識到自身不足目前尚不確定。按照業內人士分析,作為以技術見長的企業,發動機設計出現問題可能性並不大,更大可能是在生產工藝出現了問題,因為如果是零部件問題,相對容易鑑別和解決。其次,本田發動機在國內工廠生產,質量標準和設計都是由本田來制定的,這可能是本田為什麼不願意承認的原因所在。

但在此次溝通會中,東風本田方面明確提到,本田在華生產工藝並不存在任何問題。

用混動、電動代替渦輪增壓

眾所周知,日系車企是最早採用渦輪增壓技術的企業之一,早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渦輪增壓技術,該技術曾一度被美國和日本壟斷,比如搭載RB26DET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戰神” GTR、本田渦輪增壓技術。

但由於對中國汽車市場發展出現誤判,日系車很晚才在中國推出渦輪增壓技術,其堅持的自然吸氣技術漸漸被“捷足先登”的德系車企的渦輪增壓技術所取代,外加中國的汽車政策影響,使日系車企錯失時機。雖然近幾年諸如豐田、本田在銷量支柱車型陸續投放渦輪增壓車型,但油耗表現以及動力相比其他企業仍存在差距。

“機油門”之後|東風本田能否依賴混動逆襲?

在外界看來,渦輪增壓技術僅僅是日系在特定時間的解決方案,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以自然吸氣、混動路線為主。熟悉日系車的人應該知道,日系車可靠性相比其他派系更好,主要在於日系車企運用大量比較成熟技術。目前豐田、日產新車,諸如凱美瑞、奇駿等車型仍堅持自然吸氣技術,而本田則開始在新車上大量採用渦輪增壓技術。

機油增多事件應該會讓本田有所警醒。據瞭解,東本CR-V 1.5T發動機是基於本田的1.5L地球夢引擎L15B為基礎研發的,但具體參數有所不同,現階段雅閣、冠道、UR-V均有1.5T車型。雖然本田方面一再強調這幾款車的發動機均不相同,但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購買意向。

因此,在外界看來未來一段時間內只有混動技術有望讓日系車企重新建立競爭優勢。目前豐田在全球推廣混動技術力度最大,在中國市場接連引入凱美瑞、雷凌和卡羅拉混動版,本田不甘落後也相繼在雅閣、CR-V推出混動車型,值得注意的在此次機油門事件中,CR-V混動版並沒停售。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目前發展來看,日系在產品佈局中尚未形成固定模式,如本田旗下有自然吸氣、渦輪增壓、混動等諸多車型,這在一定上會給消費者帶來困擾,無疑也增加車企的壓力。與其相比,豐田目光更為長遠、目標更為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