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

天才少年王勃,一首《滕王阁序》流传千古,成为传世名作。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万人传颂,成为撰写友谊的最佳代言。


《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然。一场无声无息的自然风雨。落水,太出乎意料的结局,让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王勃就像一只断线的风筝飘落水中。在触摸到水的冰冷时,是怎样的一种求生欲望,不得而知。但我始终固执地相信,那曾经一抹多舛的生命,将尘世的污垢在水中,得到了最彻底的洗涤。
王勃英年早逝,落水而亡,只留下76首诗作,却也是有不少值得一读,尤其当处于初唐,相比较同时期的大多数作家,他的很多诗作相当不错。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世人只知其序,而不知其诗,岂不是一大遗憾?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

《秋夜长》

秋夜长,殊未央,
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
遥相望,川无梁,
北风受节南雁翔,崇兰委质时菊芳。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
纤罗对凤凰,丹绮双鸳鸯,
调砧乱杵思自伤。
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
鹤关音信断,龙门道路长。
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秋夜长》描写的是一个闺妇为她出征的丈夫赶制寒衣的事,把一个闺妇的愁思写得真切动人:“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纤罗对凤皇,丹绮双鸳鸯,调砧乱杵思自伤。思自伤,征夫万里戍他乡。”意思是说:那寒冷的冬天就要降临了,这个闺妇夜里翻来复去睡不着,便拖着鞋子起来为出征的丈夫准备寒衣。可对远戍他乡的丈夫的无限思念,使她胡乱地调转着捣衣石上的衣裳,而无节奏地用捣衣棒去捶打。

其情其景,尚待我们细细品味。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裴回江上月。
裴回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采莲曲》是王勃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袭用乐府旧题,通过对江南水乡采莲姑娘的描写来展现采莲姑娘坚贞秀美的内心世界和对征夫的深挚的思念,同时表现出初唐统治者扩边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这首诗篇幅宏大,抒情性较强。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落花落》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影拂妆阶玳瑁筵,香飘舞馆茱萸幕。

落花飞,燎乱入中帷。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
落花度,氛氲绕高树。
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顾。

绮阁青台静且闲,罗袂红巾复往还。
盛年不再得,高枝难重攀。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
与君落花院,台上起双鬟。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有种春伤的情怀。所谓春伤,就是人在美好的意境中年华老去,回首还似在梦中的意思。人还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年华,却不知青春已渐远去。 亦是花儿落下变得冷漠无情!离人而去!

落花落,落花随风飞舞,漫天的花瓣,在风中舞得缭乱,显现了千万种舞姿,落花如痴如醉,如梦如幻,随风飘进了屋子,在飘飘的帷幔中飞舞,又如人生终于舞作了一生中最美的姿态。

“落花春正满,春人归不归。”归不归? 满是疑问,其实早有了解答。 便如那岁岁荣枯的花,自有其归宿。

“试复旦游落花里,暮宿落花间。”那花树一身香气,如那人,满襟的花瓣,一脸的春愁,令人陶醉。此时春已繁,繁到了极点,仿佛春花便要落尽。诗人便在这绚烂而忧伤的落花季节,与知已友人一起了结同心。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这首诗也算是他的作品中比较有盛名的,有的版本的《唐诗鉴赏辞典》就有这一首入选。第一句也有版本写作“肃肃凉景生”,首句我们就能看出王勃赞赏的是凉风,一个“凉”字既很好地点明了时令,正是初秋时分,也奠定了一个冷肃的基调。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句我特别喜欢,日落时分,秋山呈现万里暮色,山林静悄悄一片、溪水也似乎停下了奔腾的脚步,唯听到万壑松涛,过耳处犹如美妙的乐章,该是多么心旷神怡呢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一首短诗《山中》中,他同样运用了清冷雅致的意象,凉风、秋山、黄叶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悠远苍凉的意境,这在初唐诗坛无疑是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

王勃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不少都作于送别。他这个人非常看重朋友,每次有同僚或者朋友出行,他必然写诗相送。著名的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即作于送别场景,情感积极向上,成为千古名作。而其他诸多作品也是各有千秋。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惶惶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这首诗完全是另一种境界,诗中大都是悲伤凄凉之语,读来凄恻婉转,令人动容,这首诗中他非常会劝人,让人觉得很贴心,大家命运其实都是相似的,今天是你,他日便是我,相信远行之人心中宽慰不少。

【初唐四杰】王勃:最干净的灵魂落在水的怀里 那些不常读到的诗《江亭月夜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两首送别也是写的非常出彩的,古人出行一般坐船,因此江边便成了送别的常见地点,巴南江水、塞北白云,无一不寄托着诗人对友人的祝福。而第二首相比较第一首则更加耐人寻味,在境界上也比第一首更好,尤其是结尾两句“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友人已经走了好久,似乎诗人才意识到,这时候他抬头望去,只见明月高悬,云雾缭绕,四下静寂无人,远望处,万里江山此刻呈现在夜色中,色彩浓重,似乎寒冷至极,这个“寒”字不仅是作者眼中山的感觉,更是他心中的感觉,或许他和友人都是被贬,所以才到这偏远的地方做官,心中怎不凄寒?而这最后一句,也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读来凄恻,难以成眠。

一个太出乎意料的离开,一场太美丽的意外,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子年纪轻轻就这样被水扼杀。他的生命太过于短促,也太过于无奈,那七彩斑斓的生命之华还未来得及充分绽放,就悄然陨落了,身后留下的是无边的空白,是不是遗憾才是最美的结局呢?


王勃就是王勃,正如他诗中所写“落花落,落花纷漠漠”。逝去的生命,如烟花般归于平静。一个年轻而短暂的生命,万万没有想到一篇《滕王阁序》,让他的灵魂和生命那么闪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