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知名教授曾仕強先生2009年出版了本書,書名是《易經真的很容易》,我覺得曾先生心意是好的,讓有些文化的人都來學習傳統經典。但曾先生影響力日益增大,成為國人心目中的易學大家,可他自身並不太精通《易經》,如果都按照這種思維模式去學習和傳播,恐怕將來不知道《易經》會變成什麼樣子。他之所以說很容易,是因為把難點都繞過去了,這樣解出來已經不是《易經》本身的模樣了。有一句俗語:天下文章一大抄。你照葫蘆畫瓢,抄準了也行,如果抄錯了,再廣為傳播,就不得不理論理論了。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看客先別急著罵我,我先說個更大的,整個大清朝都沒有懂《易經》的你信嗎!我舉一個讓你信服的例子。咸豐皇帝是慈禧太后的老公,咸豐在位時內憂外患並舉,被英法聯軍逼得到熱河避難。咸豐死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來乾脆把光緒帝軟禁起來。其間亂民四起,賠款割地,直到斷送了大清朝。咸豐雖然勤政,但清朝的覆滅是從他就開始了,到了太后執政,那就一發不可收拾。這裡談的就是皇帝年號“咸豐”二字。

“咸豐”取自於《周易》鹹卦和豐卦,字義是:普天之下,豐衣足食。但《周易》卦的真實意義是這樣嗎?大家看一下《鹹》《豐》二卦的卦符: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鹹卦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豐卦

這兩個卦都是三個陽爻,三個陰爻。《鹹》卦陽爻佔據五爻為君位,四爻位為文臣,三爻位是武將。三陽爻君臣團結有力,地位穩固。《豐》卦的三個陽爻中,五爻之君變成了陰爻,也就是說皇帝把君權讓給了女人,自己跑到初九貧賤之位受管制去了。三個陽爻也由《鹹》的凝聚變為《豐》的離散。這就是“鹹”、“豐”二卦連在一起後預示的發展趨勢,也是咸豐帝死後大清朝的真實走向。

皇帝年號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也是對易學家的最大考驗,清代這麼多易學大家,可國家真需要的時候,他們的學說到哪裡去了,可見只是虛名而已,並沒有人真正懂《周易》。卦符是卦辭的發端,不懂卦符,文字就是虛空的。在清代文字獄盛行,如果知道犯此大忌,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年號。如果有人指出這種荒謬之處,又不知有多少人身首分離。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以上例子看,我說曾先生不精通《易經》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其實如果曾先生照抄前賢之論,我也不會把賬算在他頭上,關鍵是他自己另有心得,把《易·大象》的理論搬到了卦辭上面。這樣他又增加了一層難度,得先把象辭弄明白了才行,而他並沒弄明白。

大象辭雖然是《易傳》的一部分,但與《易傳》其它部分是沒關係的。《左傳·昭公二年》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此言《易》即《周易》;《象》即《象辭》。藏於太史處,自然是周公將《周易》和自己寫的《大象辭》一併留在自己的封國傳諸後世。《大象辭》中的“先王以”之言也可證實是周公寫的象辭。

既然《大象辭》是周公寫的,按理說應該和《周易》卦辭的思想是一致的,恰恰相反,很多卦象辭和卦辭是不同的,且有意而為之。文王有意推翻商王朝,是商王朝的革命者,卦辭充滿了革命意念。周王朝建立後,周公沒有沿著這個概念繼續走下去,而是將革命的意念都改之以建設思想,所以他寫的象辭與文王思想是不同的。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如《鹹》卦,卦辭根據卦象三個陽爻凝聚有力,指出領導層應當都凝聚在一起,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可三心二意。(《易傳·彖》誤解為:“鹹,感也。”)創業時期,同心同德之人團結一致是對的。和平年代,沒有這麼嚴酷的敵對環境,過於強調團結容易結成團團夥夥,形成排他利益集團,所以周公在象辭寫道:“君子以虛受人。”是說要有寬闊的胸懷容納別人。兩者概念是反向的。

曾先生在卦辭精解寫道:“人心感應,天下和諧。”(《易經的奧秘》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7年7月版)此解融和了《彖辭》和《象辭》的思想,與卦辭主旨明顯不同,屬錯解了卦辭。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再如《豐》卦,陰爻佔據尊貴之位,寓意為小人或女人犯上作亂。但作為周國來講,既然要革商王朝的命,就不能去譴責這種行為,文王便根據卦象有豆(高腳盤子)之形,卦辭寫了“豐”(豊)字,借這個卦提出要加強農業生產,力爭糧食豐收。

周公寫《象辭》時,則又轉回了卦象原義。作為統治者,必須懲治不服統治者,寫道:“君子以折獄致刑。”提出對敢於作亂者要審訊判決,施以刑罰。卦辭和象辭是完全站在兩個不同的角度體現出來的兩種思想,不可混為一談。

而曾先生的卦辭精解言:“照察實情,用刑懲惡。”完全以象辭代替卦辭含義,這就等於錯解了卦辭思想。

《易經》真的很不容易學

周易說解

這裡僅舉此兩例。曾先生解不透卦辭,也解不透象辭,難以區別象辭與卦辭的不同,卻又用象辭解卦辭,還不如那些老老實實的抄襲者。他們抄錯了有先儒扛著;你抄象辭解卦辭,周公可不會替你扛著。而如此學《易經》,肯定是很容易了!

其實,學《易經》真沒有曾先生說的那麼容易。

(詳盡解卦請參閱楊吉德《周易說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