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流量进店全流程(上)

免费流量进店全流程(上)

免费流量进店还是老样子,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流量公式,这个公式很基础,也很简单,可能很多人会比较熟悉。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给你们普及公式,而是这个公式是所有流量的核心。

一、流量公式:访客数=展现量*点击率

1. 展现量

提高展现量我们有很多的方式方法,和一些很牛逼的技术,比如说黑搜、直通车引爆搜索、直通车引爆手淘首页等等,那么提高展现的本质是什么呢?

①提高排名

排名是系统强加给我们的,人为是无法干预的,或者说通过人为干预达到理想的效果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我们会通过系统在意的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提升排名。

比如:点击率、转化率、订单增数、坑产、售后指标、发货速度等等一系列关系到免费流量,关系到单品权重、店铺权重的数据指标,量化这些数据指标之后,从而间接的让系统提高我们的排名。

2014年下半年以前,淘宝逐步开始个性化,在个性化之前,我们想要获得流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排名。

但是现在个性化之后,而且98%以上的类目流量都是手机端之后,受手机端千人千面的影响,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直通车改版之后,想要通过提高排名获得更高的流量就更困难了。

②增加人群

4月份淘宝进行了一次更新,而更新的就是人群。

比如你是某个类目的,系统原来给你的人群可能只有100个,这次更新之后,人群被打散,可能会增加到150-200个。

人群不断发生裂变重组,免费搜索流量掉的很快。

人群重组之后,以前每一个关键词背后的人群是一个总的人群包,人群的分散性不强,更新之后,搜索这个关键词的这部分人被细分,现在关键词背后的人群不再是以前那种比较杂乱的,流量变的精准了。

当你的单品权重达到一定的值之后,系统会给你一个人群,这个人群可能不是特别大,给你之后,会监测你当天的数据,或者两三天的数据,之后你会发现有些店铺流量会直接翻倍,比如今天1200,明天2400;

还有一些店铺,比如今天600,明天400,然后在300-400之间稳定两三天,接下来又会上涨到700-900,这种就是淘宝系统在给你的产品人群做纠正。

提高排名主要是在单个人群里提高排名,主要流量还是来自于增加人群,那么增加人群的途径是什么?

前期刷单、补单,后期推广,尤其是带人群的推广,比如直通车、钻展,是非常重要的,以便于后期人群更精准。

2. 点击率

淘宝:展现给你了,你给我引多少流量?

免费流量唯一核心:淘宝——最好的和买家最喜欢的宝贝优先推荐

2014年以前“最好的”宝贝优先推荐,个性化之后,又加了“最喜欢的”指标,考虑买家喜不喜欢你的指标有很多。

比如转化率、加购率、收藏率、停留时间、是否分享、评价等,但是这些指标都是在进入店铺之后才体现的,只有点击率是进店之前产生的、判断买家喜不喜欢你的唯一指标。

如果点击率都过不了关,后面更没可能。

所以,点击率是我们所有操作之前,首要完成的任务。

谈到点击率,就要想到我们产品在上架之前,测图测款一定要做到位,做不到位可能就存在风险。

话虽如此,可能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无所谓,做的时候还是会跳过这一步,认为大家的产品都是一样的,图片都是一样的,还要测什么?

或者测试的时候,数据不是特别好,只是一个行业均值或以下,那么不测款、或者测款不到位的后果是什么呢?

如果说点击率没有测试到位,会出现什么呢?

你操作的手法非常完美,根据不同类目,可能是第五天流量进店,也可能是第七天、第九天流量进店。

流量进店之后,突然你的访客从几十个涨到几百个,但是第一天进店第二天流量就掉,这种情况绝大部分原因是你的点击率不合格。

当然淘宝不会把你一棍子打死,他可能会觉得给你的展现与你不对口,运气好的话,他系统调整之后,可能会给你第二波展现。

然后你会发现,过几天又多了一些访客,这些流量可能是集中时间段进来的,可能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

流量进店之后,如果好的话,可能会稳步上涨,如果不好,流量可能就掉没了。

所以,这个就是所有买家喜不喜欢的这个指标,考核你的第一步,就是点击率。

转化并不决定流量大小,而是决定流量稳定性。

如果说你的转化不够,流量形式是掉几天,涨上来,再掉几天,又涨上来,就像心电图一样,这是淘宝系统对于你这个产品的人群做测试,

他觉得你点击率还可以,但你的转化不太够,你的产出不太好,他会考虑是不是人群给你的不够精准,那么他会不断的调整人群。

这是搜索,或者说所有免费流量给你的机制。

二、选款

不选款等于赌博,赌的是运气。

做淘宝,特别是新手,前半年,甚至前三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时间,如果说半年没有起色,基本对淘宝失去信心。

如果店铺不大,最有效的就是行业跟款,俗称仿爆款。非标类目,仿爆款比较多,标品类目,比如茶叶,涉及不到选款问题,只是产品表现问题。

行业跟款并非哪家卖爆了就跟哪家,也有些小类目,比如壁画、十字绣、装饰画等,有一点风格,但风格化又不明显,这种就不用看数据,谁家卖的好仿谁家就行。

像其它的非标类目,比如服装类目,想要仿爆款一定要去看数据:是否有大推广,是否有大活动,是否有大量粉丝。

什么是大推广呢?

就是推广的流量占30%左右,甚至有些达到40%,这类单品不建议大家跟,如果说你的资金链非常强大无所谓,如果说你的资金不是特别雄厚,就不要做大推广单品。

有钱拼钱,没钱拼命。有资金,就节约时间,快速见效(短平快);

没有资金,就把所有细节做好,把大卖家做不到的细节做到位。

小卖家没有资金,就用时间来滚雪球,不断积累资金。

别人的目标可能是一两个月,一个单品top10,我们的目标则是通过一到两个月的积累,为下一步做准备。

小卖家做计划,战线拉的很长,只要每天都有进步就是好的。

大卖家做计划,那可能这个月销量是2000,下个月就要5000、一万。

大活动是什么呢?

如果说我们看到的竞品,有聚划算、淘抢购等活动,那么这些单品建议大家也不要跟,因为很有可能这些单品是因为活动表现很好,一般活动表现好,免费流量不会很差。

很多卖家是亏本上活动,这个淘宝是很清楚的,所以在活动之后,淘宝会给一波流量反哺。

粉丝型店铺

粉丝型店铺的款我们也不要跟。

有些网红店,你发现他的产品和我们的一模一样,但是他的产品卖198元,我们连98元都卖不出,他可以把60元的产品卖260元,我们只能把60元的产品卖120元。

这就是有粉丝和没粉丝的区别,你没有粉丝基础,你的量是起不来的。

我们要跟的款是什么?

就是没有以上三个方面的产品,为了保险起见。

选款方面我暂时就讲一个行业跟款,其它的暂时不讲了。

选款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测款测图,免费流量有一整套流程,流量公式是基础,选款、测图测款是基本操作,接下来还有类目调查,做计划,如果主攻搜索还要考虑到写标题,最后才涉及到技术方法的操作。

对于很多单品操作,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这个流程一定要走!

由于篇幅问题,就先分享到这里,后续我会继续分享,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