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從霍光的身世來看,他和霍去病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霍去病的母親是衛子夫皇后的親姐姐,要說衛霍家族沒有絲縷聯繫也說不過去。武帝因自幼外戚的協助才能順利登基,以至於一直信賴外戚力量,於是逐漸形成以霍去病和衛青為首的霍衛、外戚集團。史料記載霍去病的家族意識薄弱,家族榮辱的企業文化沒做好,以至於很難形成強有力的勢力,相比之下,衛氏家族的勢力則不容小覷。從“巫蠱之亂”之後,衛家徹底敗亡,按理說,如果衛霍集團存在,且與霍光關係甚密,怎麼霍光沒有受到牽連,且越來越被重用,還被武帝選為昭帝少主輔政大臣。此外,霍光本人是個極謹慎嚴謹之人,在一系列複雜的關係中顯得較為本分和中立,所以也能明哲保身。

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到了昭帝、宣帝時期,霍光掌權時間久了,霍家這種外戚力量在朝中更加根深蒂固,盤根錯節。特別是昭帝時期,其對霍光的繼續信任和授以政治權力,使得霍光有了更加顯著的政績。昭帝早逝,江山易主之際,霍光的手中的權力顯得尤為關鍵,扶持怎樣的後主對他來說意味著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是否還在手裡。但選來選去,武帝的封王的兒子中沒有賢明之人,有人諫言稱可考慮帝孫,所以立了昌邑王劉賀。但此時的霍光長期權力的薰陶下已有了私心,他需要立一位聽話的主繼承皇位。但劉賀偏偏不是這樣的。

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在做昌邑王的時候,劉賀就培養了一大批親信和謀臣,入京繼位的時候,浩浩蕩蕩,大搖大擺,帶著自己的人呼嘯而至。霍光當然不高興,政權向來在我手中,你劉賀一來就帶著一批自己的謀臣,那以後還有我的位置嗎?再加上劉賀確實有點缺心眼,來就來了吧,還留下放縱無道的話柄。霍光因此可以理所當然地“憂心”了,於是和親信商量,向太后建議,要廢除剛剛上位27天的劉賀,理由是昏庸無道,不適合做皇帝。

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劉賀才繼位27天,就能斷然判定其做不得皇帝,且廢帝的手段也是閃電般的,惹得劉賀都嚇了一跳:“徐之(慢慢來好嗎),乃何驚人如是!”一向謹慎嚴謹的霍光,在此事的態度上未免有點太過於著急了,除了存有私心,還能怎麼解釋呢?劉賀下臺之後,霍光急匆匆地以惑主之罪,將劉賀手下眾臣殺光了,也能說明這一點。

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霍光廢了劉賀之後,願意立劉病已為帝,想想也是對他自己有好處。劉病已是衛太子劉據的孫子,“巫蠱之亂”後,在監獄裡長大,昭帝大赦天下後他充其量也是個落魄皇嗣,混跡民間生存,沒後臺,沒勢力,沒經驗,重要的是,還沒自信。劉病已僥倖繼承皇位,連做夢都沒想到。原本從自身客觀條件上說,劉病已就真的比劉賀強嗎?那倒未必。只是沒有實力的劉病已一開始選擇了韜光養晦,百般隱忍順從,這真是對了霍光的胃口。

皇帝剛繼位27天,大臣就想廢了他,皇帝嚇一跳:慢慢來好嗎?

對於霍光來說,願意扶持劉病已,若是因劉病已是衛太子後代,多少跟衛霍集團扯上關係,時過境遷,意義也不大,對霍光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自己的權力不轉移。這種私心才是一種升級。

所幸宣帝明白這一點,隱忍八年才重獲政權。當然,就算是有私心,霍光也是輔政三朝的有功之臣,社會功績得承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