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賣家不在意的促銷設置,大賣家卻應用得樂此不疲?

有個惡俗的玩笑:潘長江衝著姚明吼:你信不信我跳起來打你兩個嘴巴。

玩笑中的潘長江雖然個子小卻是努力的,但在亞馬遜的運營中,“個子小”的小賣家們卻遠沒有這般努力。

但凡打開任意一個大賣的產品詳情頁面,幾乎都被各種眼花繚亂的反覆交織的促銷設置繞暈了腦袋,比如下圖中Anker的產品詳情頁面截圖:

為什麼小賣家不在意的促銷設置,大賣家卻應用得樂此不疲?

但如果打開中小賣家的產品詳情頁面,幾乎很少見到上面的景象。

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在亞馬遜平臺“重Listing,輕店鋪”的特徵下,一個客戶很少會進入一個賣家的店鋪進行多件物品的集合購買。在客戶的內心,如果需要產品A,在首頁搜索框搜索然後選擇購買就是了,如果同時還需要產品B,再到搜索框搜索B就是了,至於產品A和產品B背後的賣家是誰,消費者幾乎從來不關心,因為對於消費者來說,他們僅僅是在亞馬遜上買了兩件產品而已。

正因為如此這般的消費者行為習慣,賣家即便設置了產品A和產品B之間的促銷,也未必能夠看到實質的銷量上的增長,所以,慢慢的,賣家對此就懈怠了,也所以,“促銷無用論”也就成了賣家群體的基本觀點,中小賣家在面對促銷設置時,要麼忽視,要麼無視。

那大賣家為什麼會在明明對銷量拉昇沒有太大幫助的情況下還要樂此不疲的設置促銷呢?

如果詳細研究亞馬遜規則和A9算法的邏輯就會知道,雖然促銷不一定會在實際銷量上有太大的提升,但是,恰當的促銷會給亞馬遜系統(A9算法)提供一種語言,讓A9算法識別到促銷中的產品之間的關係。

比如,當一個賣家設置了一個當用戶買產品A的同時購買產品B可以得到15%的折扣,這樣的設置無論對產品A還是對產品B在銷量提升上的幫助都會非常有限,但這個設置卻會讓A9算法認為產品A和產品B之間是有關聯的,當A9算法按照權重為Listing匹配關聯Listing時,就更易於為產品A匹配到產品B,為產品B匹配到產品A,比如下圖中,Anker詳情頁面的關聯產品展示:

為什麼小賣家不在意的促銷設置,大賣家卻應用得樂此不疲?

雖然我們不能說Anker的產品關聯都是由設置的促銷所帶來的,但促銷在其中也必然產生著一定的作用。

如果不信,回頭看看你自己的產品詳情頁面中“看了又看”和“買了又買”欄目,是不是都那麼讓你慘不忍睹的展示著別人家的Listing?

原本轉化率很好的關聯流量,可惜出現在自己的產品詳情頁面時,卻變成了“自己的流量出口,別人的流量入口”,你難到真的不該深思和慎思嗎?!

小人物也該有大夢想,小賣家也應該有大理想,即便個子小,也應該有“跳起來打你兩個嘴巴”的抱負,可是,當夢想照進現實,我們還是得考慮不漏細節的把一些基本功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