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相声文化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包含四门功课,说学逗唱。相声广泛的流传于民间,有很多的相声艺术团体,德云社、青曲社、嘻哈包袱铺等等。我国也有许多著名的相声艺术表演家:马三立、张寿臣、侯宝林、刘宝瑞、马季、侯耀文、苏文茂等等。


谈一谈相声文化

马三立先生

相声的起源与发展

相声,最早由宋朝的“像声”一词演变而来。到了晚清时代,一般认为是咸丰、同治年间,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模拟口技等曲艺形式,以说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形成了现代相声的特色和风格。相声的发源地一般有三: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主要用北京话表演相声,当然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独特的“方言相声”。

谈一谈相声文化

郭德纲、于谦

相声的分类

相声经过不断地发展,逐渐形成了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其中,对口相声是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也是最为常见的相声形式。

谈一谈相声文化

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多次表演,类似评书,但增加了很多笑料。短篇单口相声,类似于脱口秀表演,比如方清平的单口相声,可谓一绝。

谈一谈相声文化

对口相声

对口相声:由两个演员表演。分为一捧一逗,是最常见的相声表演形式,也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另外,男女相声(一男一女)也属于对口相声。

谈一谈相声文化

群口相声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分为逗哏、捧哏和腻缝。

相声的四门功课

相声有四门基本功课,说学逗唱。

说:指讲故事,说话和铺垫的基本功。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其中说包含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等。念指“贯口”。批和讲都有传统的曲目。

学:指学唱,学唱京剧、昆剧、小曲等其他曲艺形式的内容,还有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各种吆喝和其他声音。也有学唱现代流行歌曲。

逗:指制造笑料,抓哏取笑,逗观众乐呵,开心。说和逗在表演上,要融于一体。

唱:

指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谈一谈相声文化

当今的相声

在十几年前,相声趋于没落,有很多的声音在不断地唱衰相声,说相声这种曲艺形式要走向灭亡了。甚至有人提出要取消相声小剧场,这无疑使已经惨淡的相声行业更加雪上加霜了。相声来自于民间,传播于民间,老百姓是相声表演的主要观众,取消了小剧场,老百姓去什么地方看相声呢?

谈一谈相声文化

郭德纲

但是,我们华夏从来不缺人才。在这时,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站了出来。虽然郭德纲有一些负面新闻,但我们不可否认他对相声行业的贡献,他坚持小剧场的演出,使相声在广大老百姓中重新流传开来,使更多的老百姓、年轻人认识并喜欢上了相声,让相声这个行业起死回生他居功至伟。

现如今,在电视节目中,随处可见相声演员的身影,这对于传播相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各个比较大的城市都有许多的相声剧院,方便老百姓的随时观看。越来越多的喜欢每天听几段相声,开心一下。这也是相声的意义所在。

最后,用老郭的一句话做结束语:相声如果不搞笑了,那就太搞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