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这些年看到许多人,都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非常依赖自己的五官,不相信自己的大脑。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信息爆炸了。每天各种各样的资讯,轮番轰炸,早一段时间,不是流行一句话吗?“没图你说个P”,言下之意就是,我就相信有图才有真相。这就是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个原因,脑子用得越来越少,思考问题越来越浅。这么说,可能大家不乐意了,我们每天都要想很多事情,都要分析很多事物啊。没错,这是在用脑,但不是调动脑子把所有相关的信息综合起来看待事物,而是单纯的、片面的去看待。我们更多的相信“标签”,特别是权威的标签。

一旦一个事物打上某某权威机构的认证,我们就开始盲目的相信。权威机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很多不权威的机构把自己包装成了权威。

《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我们喜欢从一个事物表面上呈现出来的现象来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因为有句老话叫“眼见为实”,所以我们更是找到了相信眼睛的依据,却不知道,眼睛直能看到表象,而表象往往带有一定的蒙蔽性、虚假性,因为表现是可以人为的控制的。

一旦人们具有了“慧眼”,能看穿表象,看到了事物的实质,无论在哪个方面,都会上一个台阶,而且这个台阶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具备很高的智慧。

如何具备这种能力呢?《道德经》上面有一段文字提到了一些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道德经》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读le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直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高深的士知晓了“道”以后,就会去实践。中等的士知晓了“道”以后,只会似懂非懂,有时会去实践,有时又完全忘记了。下等的士知晓“道”以后,只会哈哈大笑,不被嘲笑的“道”,就不足以说是“道”。

所以古时候有名言:光明的道看上去很隐晦,前进的道看上去好像在后退。平坦的道看上去坑坑洼洼。最上等的德好像很低等,最广大的德好像很不足。运行得很矫健的德就像是很松散懒惰的样子,质量好到一定程度就像是假的,洁白无瑕的东西好像总有污点。最方正的事物好像没有棱角。最珍贵的器物总要耗费最多的时间,在最后面才能完成。

很大的声音反而觉得就像没有声音一样,最大的物象反而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子。所以,道是隐晦无明的,也只有道,才可以善于给予,且成就万物。

《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在这一段文字里,老子有三个观点,第一是各种人对待“道”的态度。第二是各种事物的表象。第三是总结“道”的特性。

我们不难看出,每个人观察事物并给出的结论很少高度一致,这就是每个人掌握的“道”的多少。智慧高的人,会遵循这些原理规律。愚蠢的人,总要碰了一鼻子灰,才知道行不通。

至于事物的表象,有点类似于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真正看到的,就是那么一点点。但经验老到的航海家,一看海面,就知道冰山的大小,赶紧躲避开,这就是“道”的运用。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容易被那些事物的表象蒙蔽住呢?

《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第一个,看人看外表。有句很俗的话,道理很深,“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内心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很在乎自己穿的什么牌子,需要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他的脸就是名片,他的事业就是背书,不需要通过这些细节来包装自己。比如乔布斯、马爸爸之流,很多时候都是一件圆领T恤,一条普通牛仔裤而已。

第二个,势头看他人。一个事情好不好做,自己不做判断,也不分析适合不适合自己,看到大家都在开店,于是一窝蜂的开店,看到别人开厂赚钱,又一窝蜂的去开厂,看到别人做工程,于是借几个资质,也要做工程。

第三个,评估局势看专家。经济好不好,行业好不好,自己做不了判断,就到处看专家怎么说,专家说好,就开干,专家说不行,就赶紧抽身走人。殊不知,专家一般不是实干家。

第四个,用人看表现。我们要用一个人,往往在意感觉,而不在意这个人以前的历史,当时感觉行就好,其实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很多事情经历过,就再也无法忘记。

《道德经》:慧眼看本质,凡眼看表象,一个不小心就对号入座

东台随便点点,就是一大堆,如要细说,可以长篇大论几万字,怕诸君厌烦,不再细表。

归纳起来,我们对待事物必须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兴衰成败全在于能不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轨迹和与生俱来的特性。

凡事都没有绝对,就看我们能不能掌握“道”,运用“道”,符合“道”,惟道是从。

聊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于《道德经》这一章的文字,有没有更好的感悟呢?

欢迎大家留言,也欢迎大家关注东台翻古,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