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生死本质?!《老子》七十六章,就54个字这么简单!

人的一生当中,除了生死之外,没有大事!为什么?

因为其他事情都可以过去,生死不行。这是一个单向的运动轨迹,不可逆转。虽然现代人因为医疗技术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周期大大的延长,但是,终点就摆在那里,无论怎么努力,还是终将到达。

有些人,在这个周期里,明白了生命的奥义,于是就活得明白,活得洒脱。还有些人,机缘不够,或者说根本就是自己不愿意去了解,于是一辈子活得稀里糊涂,到底了,还在惦记着那“三瓜两枣”。

究竟怎么看待这么沉重,又不可能避开的问题呢?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高质量呢?

东台借用《道德经》七十六章里的五十四个字,说说自己的感悟。

悟透生死本质?!《老子》七十六章,就54个字这么简单!

《道德经》七十六章原文:人之生 也柔弱 其死 也坚强 草木之生 也柔脆 其死 也枯槁 故坚强者 死之徒 柔弱者 生之徒 是以 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读she)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是很柔弱的,但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坚强了,怎么击打,都不会有损伤。草木也是这样,草木的生命很柔软和脆弱,死了以后,就变得枯败和憔悴。所以,凡是坚强的属性,是属于死亡这一类的,或者是可以导致死亡的。而柔软脆弱是生者的属性,是有生机的表现。所以啊,攻击性太强,会导致灭亡!像树木一样,生长的太旺盛,就会导致损伤。在生命中,强大的属性往往是处于劣势的,而柔弱的属性则往往会占据上风。

这些观点在老子的其他章节是可以找到辅证的。比如三十六章,三十章等等。

我们暂且抛开老子的话,看看他身后的事,拿个比较近的说,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侵略者,横扫亚欧大陆,几天灭掉一个国家的速度,不可谓不强吧?结果呢?

诸君再去看看非洲那些森林,被砍伐的树木,都是最大最粗最直的。果农采摘的总是最大最好的果实,渔夫总是希望捕到最大最鲜活的鱼,大部分出车祸的人,都是把车开得很快的人,

这就是“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的完美注释。

我们既然明白了强弱之间的差别,那怎么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呢?

悟透生死本质?!《老子》七十六章,就54个字这么简单!

我们先把生活当中的强弱来做一个大概的划分,东台认为,脾气暴躁、冲动、好大喜功、非常急迫想要证明自己、对一些嗜好没有节制、凡事都希望自己把握、想要大家都听从自己的意见、说话不经思考、强迫别人干不愿意干的事、盲目的做重大的决定,这些事情都属于“坚强”的范围,再细看这些,最轻的就是导致自己情绪强烈的波动,严重的就是灭顶之灾。

诸君不要小看情绪波动,中医认为,人的喜、怒、哀、恐、悲、思、惊这七种情绪,过度的话,都会直接导致生病。一些老中医告诉我,肝癌患者中,百分之八十就是平时脾气暴躁,嗜酒如命的。

而反过来,我们看那些长寿之人,大都面目慈祥,言谈温和,生活规律。

有人要问了,道理大家都明白,该怎么做呢?

悟透生死本质?!《老子》七十六章,就54个字这么简单!

东台不敢装出一副得道高人的样子来说教,只是提供一些建议给大家。

首先,我们得相信,情绪和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甚至使事情恶化!“每临大事有静气”,这一点一定要做到。其次,任何事情,柔和的处理方式,逐步渐进的方法远比激烈的、刚猛的方法要好用的多。

还有个老兄,单位不景气,只好自己下海做点小生意,却因为合伙人出钱不出力,大吵了一架以后,小店也关张了,本钱也没有了,整日只能坐在家里唉声叹气,半年后查出来个肝硬化,真是让人感叹。

生生死死本是自然规律,但来到这世上,不妨让自己更柔软一些,凡事看得淡一些,活得更自在洒脱。如此一来,寿命也延长了,质量又提高了,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