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孙中山和汪精卫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袖,并且彼此关系密切。两人从1905年相识,到1925年孙中山逝世,交往长达20年。他们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互动关系,不仅影响到当时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后来汪精卫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表演。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一、同盟会时期:如影随形

汪精卫与孙中山最早相识于日本东京。当时,汪精卫还是一个追求进步的日本法政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而孙中山已是有着20年反清革命历史的闻名中外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7月下旬,孙中山刚从法国抵达日本东京,准备联合在日的各个反清革命团体,成立一个新的革命组织。

汪精卫听到这个消息后,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与朱执信等粤籍同学前往神田锦辉馆,拜会既是革命导师又是广东同乡的孙中山。孙中山鼓励大家要组织起来,用革命的方法建立共和国,努力改变积弱的国势,使中国跃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汪兆铭当即表示拥护孙中山的主张。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这次会见给汪精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孙中山的指引下,汪精卫走上了革命道路。同盟会成立不久,为适应与改良派论战的需要和宣传革命派的主张,创办了民报,汪精卫作为民报的主笔,开始使用笔名精卫,借以表示他坚持不懈、革命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后来他就以这个名字而闻名于世。汪精卫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孙中山的高度评价。

二、反袁护法时期:若即若离

二次革命前夕,孙中山电召汪精卫回国应付时局。1913年6月,汪精卫从法国回到上海。起初,他对袁世凯仍抱有幻想,曾与蔡元培联名致电袁世凯,主张调和南北事端。他找到袁的谋士张謇、赵凤昌,密商调停办法。9月,孙中山、黄兴等人逃往日本,汪精卫再度远走法国。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汪精卫没有参加。曾长期担任孙中山秘书的杨赓笙后来回忆说:当时总理改组中华革命党于东京,召之(指汪精卫)去,坚不行。他之所以坚不行?,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对加入中华革命党需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及在誓词上按指印表示不满。

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汪精卫随孙中山回到广州,并出任军政府最高顾问和广东省教育会长。1921年4月,广州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决心北伐,扫除军阀势力,统一全国。6月,陈炯明公然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致使孙中山避难永丰舰,遭受他革命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汪精卫在事变前奉孙中山之命到天津活动,后来接到孙中山被困永丰舰的消息后,匆匆赶回广东,并于7月3日登上永丰舰,晋谒孙中山。在这场斗争中,汪精卫是站在反陈一边的。7月11日,他曾复函各界,拒绝充当孙中山与陈炯明间的调解人。8月,回师广东的北伐军失利后,孙中山偕汪精卫等离开广东,前往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三、孙中山逝世前后:亲受遗命

2月24日,孙中山病危,汪精卫偕孙科、宋子文、孔祥熙等人进谒孙中山,请留遗嘱。征得孙中山的同意,汪精卫根据孙中山平生著述及北上以来的谈话要点,拟就了政治遗嘱,然后读给孙中山听。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孙中山听毕点头说到:好呀,我甚赞成!接着,汪又将起草好的家事遗嘱读给孙中山听。孙中山听毕又说:好!我极赞成。3月11日,孙中山在遗嘱上签字。12日,孙中山病逝。

作为孙中山逝世前侍奉床侧的见证人和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汪精卫为自己以后的政治生涯又赢得了一份宝贵的政治资本。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身为国民党的元老和孙中山的亲信,资深望重,加上亲受遗命的政治资本和善于左右逢源的交际手段,并得到苏联、中共和国民党左派的大力支持,所以很快成为国民党新的领袖,。但军事强人蒋介石的迅速崛起影响了汪精卫后期的政治命运。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是其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他在与蒋介石的争斗中每每处于劣势,且很少成功。尽管后来他曾一度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国民党副总裁等职,但他只能充当蒋介石的副手和配角。

孙中山与汪精卫的关系究竟如何?汪精卫对孙中山有愧疚吗?

到了抗战时期,汪精卫受民族悲观主义和失败主义的驱动,加以蒋介石内逼、日本人外诱及其自身软弱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脱离抗战阵营,组织傀儡政权,沦为头号汉奸,从而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1944年11月,汪精卫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带着对孙中山的愧疚,背着大汉奸的罪名离开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