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購房合同如何避免面積差異的霸王條款

二手房交易第一步通常是簽約、付定金。那麼第二步就是辦理一些資格審核的事情。賣方的房源要進行核驗,買方的購房資格要進行審核,這些是辦理網籤的前置條件。

房屋核驗主要查詢的是房子是否存在法院查封,民間抵押,債權糾紛登記等限制買賣交易正常操作的因素,還有就是驗證產權人的身份是否和產權證上的姓名一致等。

簽訂購房合同如何避免面積差異的霸王條款

同樣,在限購地區購房人有沒有購房資格也要審查,以家庭為單位提供購房人身份資料、擁有房產情況資料來核實購房人是否具備購房資格。

網友諮詢:

購房合同這樣約定:“雙方一致同意,本條產權登記面積以實測面積作為標準,合同約定面積與實測面積的誤差絕對值在3%以內或以外(含本數),雙方均按合同約定房屋單價計算,多退少補據實結算。“也有人說可以這樣約定:“按套內建築面積計算本房地產價格的,如交付使用的房地產分攤公用建築面積出現差異的,買賣雙方互相不退不補,也不承擔違約責任。”這樣的約定存在哪些風險?

北京市盈科(石家莊)律師事務所楊榮豔律師分析:

上述兩種條款中的約定均屬不平等約定,其“霸王點”在於:合同約定面積與實測面積出現差異時不退不補,或者不管超出或少於3%以內還是以外都據實結算,實則是為開發商自己免責。因為開發商作為建設單位,能更早知道房屋的實際面積,處於優勢地位。況且當購房者收房時,若按實測面積據實結算,那麼額外超出的面積,無論多少,購房者都要重新補足房款,這無疑給購房者增加不少額外開支。這顯然侵犯了購房者的利益,使其陷於被動。

楊律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盈科(石家莊)律所高級合夥人,私人法律顧問專委會主任。二十多年法律工作經驗。專業辦理婚姻繼承、刑事辯護等訴訟業務;專注於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公司股權、投融資等非訴業務。

簽訂購房合同如何避免面積差異的霸王條款

這兩者都通過後,才能申請辦理網籤。如果無法通過審核,則這單交易不能正常進行。另外,如果是央產房、已購公房、經濟適用房等非商品房,上市交易還要單獨辦理上市手續。

從安全交易的角度講,應該是簽約支付定金後,立即進行相關核驗程序,核驗通過後立即進行網籤。合同中最好對相關手續的準備和提交時間也有一定限制,以免一方想毀約不明說 ,故意拖著不辦理,另一方又不好追責。

前面說了,這事兒越快越好,但有些情況下,涉及到首套二套、是否滿二、是否滿五唯一、買方的購房資格是否需要再等一段時間處理等情況,可能雙方會明確約定下一步交易要過一段時間才繼續進行,有的約定數月甚至更長時間,這種情況是極容易發生意外的。從律師的角度講,如果不符合相應的交易條件,不建議立即交易。如果能交易,建議一切儘快。

很多糾紛都是起於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