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转眼,一年过半,已经进入六月下旬,天气也正在逐渐转热。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会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也就是【中暑】。

中暑会有哪些症状?

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那在这么炎热的夏季,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

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1. 及时补水

盛夏时期,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晕头疼。

2.多吃蔬果杂粮

盛夏气温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

3.充足的睡眠:中午“打个盹”

夏天白昼较长,夜晚较短,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的特点,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以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

4.心情愉悦:调整呼吸,整理情绪

夏天气温较高,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精神调养很关键,应该保持神清气爽,尽量少发火。

5.适宜运动,少喝凉开水

夏季不宜做剧烈的活动,出汗过多时,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雨,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6.洗温水澡

每日温水洗澡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7.外出时采取防晒措施,防止皮肤老化

此时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进而保护皮肤,防止皮肤老化甚至癌变。随身要携带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8.忌夜卧贪凉,睡觉关空调

虽然夜晚气温也居高不下,但是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这种习惯容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损伤是严重的。

9.多喝绿豆水

绿豆性甘寒,能入心经和胃经,夏天体热容易上火,如果发现小便黄赤时喝起来效果最好。绿豆汤甚至比冰水更能解暑,但是绿豆毕竟是寒性的,体质虚弱不宜多食。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关于健康的小妙招!

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夏至小贴士|避暑有妙招,教您清凉一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