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14个门类,其中河南共有16项入选。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据了解,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之一,旨在选取并重点支持一批具备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推动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案例,带动全国范围内传统工艺的发展和振兴。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重点考虑了面广量大,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同时适当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项目倾斜。

据了解,目前我省文化厅也已经通过官方网站等渠道发布了我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并拟对相关项目进行财政、金融等多种方式扶持。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一起再来了解一下泥咕咕!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溯源

据《资治通鉴》载,隋末农民起义军与隋军争夺黎阳仓(当时浚县称黎阳),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有一员叫杨圯的大将在此屯兵,得杨圯屯村名。当时军中有一些士兵会捏泥人,为纪念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和战马,他们用当地的胶泥捏塑泥人、泥马。后来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手艺便流传下来。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2018年5月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在浚县憨刀文化创意园创作泥咕咕。

工艺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其制作工具主要是塑型的竹筒和竹棍,制作者利用这些器具,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将当地的黄胶泥塑成作品,然后蘸上松香(现改为墨汁)、洋颜色(现改为水粉颜料)、用自制的麻笔(现改为毛笔)在塑型坯上涂绘,多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再以红、黄、蓝、绿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与黑底形成强烈的对比,再用清漆罩上一层,放入高与宽约一米左右的砖砌小土窑焙烧。

传承

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造型古朴,夸张别致,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

2006年5月20日,浚县泥咕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间艺术美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传承人宋学海在制作泥咕咕(杨正华摄/光明图片)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南省浚县的王学锋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8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6.1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河南16项项目名称、分布地区

1.浚县泥咕咕雕塑技艺(河南省浚县)

2.汴绣(河南省开封市)

3.麦秆剪贴(河南省清丰县,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湖北省仙桃市同时入选)

4.镇平玉雕(河南省镇平县)

5.淮阳泥泥狗雕塑技艺(河南省淮阳县)

6.灵宝剪纸技艺(河南省灵宝市)

7.卢氏剪纸技艺(河南省卢氏县)

8.朱仙镇木版年画绘制技艺(河南省开封市)

9.滑县木版年画绘制技艺(河南省滑县)

10.钧瓷烧制技艺(河南省禹州市)

11.汝瓷烧制技艺(河南省汝州市、宝丰县)

12.唐三彩烧制技艺(河南省洛阳市)

13.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河南省焦作市)

14.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河南省登封市)

15.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河南省焦作市)

16.棠溪宝剑锻制技艺(河南省西平县)

为我们的家乡,

点一个大大的赞吧!

赞!浚县泥咕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目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