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渐行渐近?房价会下跌吗?

房产税渐行渐近?房价会下跌吗?

该来的总会来。

6月16日是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自然资源部选择在这个时候丢出重磅消息,传了好久的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

此前我国的不动产登记各省各自为政,数据互不联通,这导致实际工作中很多问题存在,以房屋等建筑物为例,由于之前的数据不联网,产权所有人非常不透明,为腐败埋下了种子。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在很大程度上将一些灰色地带重现于阳光之下。用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副局长高永的话说,这次全国联网,将着力提高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而根据自然资源部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国335个地市、2853个县区共设立3001个不动产登记办事大厅、3.8万个窗口,8万多个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平均每天为30多万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不动产登记实现全国联网,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影响呢?

房价会跌吗?

看到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对房价会有影响吗?

在这个重磅消息出来后,第一时间就有很多专家出来解释,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台对房价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要期(dan)望(xin)房价下跌,因为不动产登记制度并不直接影响房价。

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认为,这次不动产全国联网只是将原来分散的登记整合在一个平台里面,而房价本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形势,金融的环境,供求关系乃至相应的政策等等,并不会因为某一个政策而大起大落。

专家的这种说法,也不能铁口直断就说他错,影响房价波动的因素太多,但在业内,有一句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影响房价的因素,那就是“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政策”,房价上涨的地方,一般是人口流入的,库存低的,政府不供地的,你看北上广深,以及最近两年的杭州、南京,都是这样;而房价涨不动甚至下跌的,基本上是人口外流严重,库存积压,政府还在拼命供地的,你看中国广大的四五线城市,或者看看东北的一些城市,这是中国城市房价的基本逻辑。“短期看政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多以地方或全国性的法规或行政命令出现,要见效快,自然开猛药。

反过来看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登记的适用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还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不动产权利。房地产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从功能上仅仅是一个数据联网和确权的过程,在有国家调控大棒指挥下,似乎不足以对房价产生影响。

但作为一项政策,不动产登记的全国联网,有一个延伸下来的莫大作用——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要来了吗?

中国的房产税改革早在2003年就已经提出,因为阻力区巨大,步子一直稳妥,直到2011年1月28日才在上海和重庆进行房产税改革试点,但中央对房产税的出台是非常坚决的,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可见房地产税的出台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房地产税的出台,真正的阻力并不是老百姓。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房地产税实现形式,一是让占有房产多的人交税,占有越多,交税越多;二是抑制在住房消费上的奢靡,为社会节约住房资源和土地资源。这实际上是希望房地产税能够在住房消费上起到多重效应,既能够对社会财富起再分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财产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还可以对住房投机预期产生影响,去住房金融化;促进资源节约,控制住房空置率,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扩大存量住房供应,促进住房制度建设。

真正的阻力,在于房地产税征收的条件不成熟。新华社瞭望周刊提出,目前征收房地产税需要突破四个阻力区,其中之一就是我国房产信息不充分和不完整的问题仍然突出。比如有的家庭居住了十多年的住房仍未能取得合法的产权证明;有的经租房和原有私产因各种原因而失去了产权证明;有的人为免交契税而长期不去办理登记;以企业名义购买但个人享用,还有代持的和无名却实际占有等等情况。如何准确全面获取房屋信息,是房地产税落地最重要也是最急迫的工作,而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恰恰是这其中关键的一步。

通过规范的不动产登记,不动产、产权人和不动产的价值三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不动产和产权人有了确定的对应关系,而后续通过与公安机关的户籍系统等的联网,整个家庭的不动产信息都能清晰地呈现,这大大降低了后续房地产税的征管成本。房地产税是一种个性化的征收,每一个家庭的房产情况不同,家庭状况也不一样,通过不动产登记的全国联网,辅之以户籍管理系统、银行征信系统等,可以大大化解税收征收的公共风险。(秦朔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