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立足國情、放眼全球,增強制度自信

自信是一種心態。就社會成員而言,自信是一種社會心態,是社會成員作為整體對自己國家和社會的歷史、國情、願景的認可和認同;就個人來說,自信是作為個體對自己能力、職業、生活的認可和認同。個人自信不以盲從他人狀況及其價值為本;社會自信來自不盲從他國或其他社會的價值取向為基。信心乃人生之本、社會之本,力量和奮鬥之動力與源泉。

當前我國正處在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關鍵階段。進一步增強制度自信,就是要在思想上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在行動上以巨大勇氣“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理論上深刻認識當代社會主義實踐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實踐上百折不饒地推進“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

不忘初心,增強制度自信。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是歷史賦予中國共產黨人的光榮使命,和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目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積極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不忘初心、多次強調,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徑。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中國共產黨把公平正義擺上了重要議事議程。從“全面建設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是公平正義理念的根本體現。十八大報告指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鬥、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2016年5月16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關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必須堅持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打下更為雄厚的基礎。”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堅持公平正義,不斷完善收入分配製度。這實際上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體到政策、方式和具體措施中去。

立足國情,增強制度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植於中國悠久的歷史積澱、深厚的文化土壤、複雜的社會環境之中。20世紀初期,中國的學者們曾發生過“全盤西化派”和“反全盤西化派”的激烈爭論。這些爭論,表面上看是爭論如何對待西方發展道路問題,實質上是如何看待各國的制度選擇問題,即承認不承認每個國家、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自己的發展選擇,都需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來選擇和設計制度。先進的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實地研究和親身實踐,不斷探索基於中國國情的社會經濟制度,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第一代領導人不唯書、不唯外,從中國國情出發,堅持武裝鬥爭、農村包圍城市,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20世紀初至今,東西方制度的討論、東西方發展道路選擇的思考和探索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追述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社會各界關於東西方制度的探索與爭論,釐清東西方制度之間的關係,在當今人類進入全球化的新的歷史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它已經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命題。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晚年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四美句,就展示了一位世紀學人對中國自己制度的自信。

放眼全球,增強制度自信。西方資本主義經過數百年發展,越來越暴露出其制度的困境。進入20世紀後期,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和西方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發展道路和制度創新成為一個全球性問題。貧富差距問題也成為時代的突出問題,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探索人類發展及其出路,成為世界各國有識之士的共同願望。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是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時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鄧小平同志這裡指的制度,就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基於鄧小平同志的思考,考慮當代國際國內環境的深刻變化以及中國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把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就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度自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氣派。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教授)

不忘初心、立足國情、放眼全球,增強制度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