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部分省市中考已經結束,今天為大家解讀的《片片蝶衣生》,便是今年天津中考語文的閱讀篇目,這是一篇寫生長在鼓浪嶼上的蝴蝶花的文章,並非天津風物。要說的是,按以往的慣例,大多數省市的的中考或高考,試題都會優先選擇寫本地風物的文章,但就中考看,今年的許多地方卻打破常規,選取其他地區的題材和元素。

另一個例子,江蘇南京的中考語文試卷篇目鄧雲鄉的《兒歌》,選自《燕京鄉土記》,看題目便知道,所寫的是北京。

歸納總結這些變化會發現以往的過多關注本地本省的作家的做法,正在被淘汰。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需要我們有更加廣闊的視野,語文考試也不例外。

下面我們開始解讀原文: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初中階段,大家一定要讀懂寫文章的套路,相對於高中,喜歡讓大家來解答文章深處的意蘊,初中階段,只要熟悉套路就能夠得分。上圖中標註出的幾個部分,大家對應後文就會發現反轉。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讀文章,既要入乎其內,也要出乎其外。狀物類的文章,並不僅僅寫的是物,這是每一箇中學生都應該知道的常識,我們讀文章就要追尋這樣的套路。果然讀到第三段和第四段,大家就會發現,行文開始由外在的描寫,道對於內在精神的初步探討。這是文中的部分,對於精神的發掘僅僅是一半,後面會怎麼寫呢?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第五段,由面對蝴蝶花所想到的,開始引入了歷史人物杜甫,寫杜甫是為了展現一種精神,找到了大詩人杜甫和蝴蝶花內在的一致之處,展現了對於生活的知足和熱愛的情感。到第六段,作者仍然認為以上的表現不夠,就引出了三角梅,曼陀羅和歡花月季等來和蝴蝶花進行對比,以反襯的手法來展現蝴蝶花的精神。請大家注意,到此處寫的依然是蝴蝶花。

所以剩下的文字大家可以猜想,在文章快要結尾的部分,一定會由花到人的精神,這才是詠物類文章或託物言志類文章的正題,請大家接著往下讀。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第七段由花到人,藍色字體和紅色字體是對比,展現的是人的兩種精神。作者所提倡的正是如藍蝴蝶花一樣的精神。第八自然段,那可以回頭去看一下第一自然段,這是首尾呼應的寫法,結尾的那一句“將永遠盛開在我的夢裡”。這一句含蓄委婉,點出了蝴蝶花對於讀者精神上的巨大啟發。

要總結一下得失,像這類託物言志的文章,基本的結構必須是由物到人。閱讀的時候能抓住這樣的主線,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我們再來看看文章的相關題目。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中考語文,借物喻人,2018中考真題舉例分析

學語文,感覺非常重要,這種感覺必須是經過刷題訓練之後的純正的直觀感覺,想學好語文,又不肯去刷題,刷完題之後,不肯去認真的總結和分析,是很難提高的。純粹的理性思維,靠聰明也許管用,像語文這樣靠積累,靠總結,方向性很強的學科,更多的時候要靠大家去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