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点击手机下单,护士就能上门服务。近期,“网约护士”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西安、济南等多个城市出现,引发社会多方关注:服务收费几何?是否安全?会不会抢夺公共医疗资源?这种服务是否会成为医疗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护士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政策,完善相关监管措施,推动保障“网约护士”和患者双方权益与安全,规范行业发展。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从去年底开始,10余个提供“网约护士”服务的手机APP陆续上线。患者在手机上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后,选择所需服务,上传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药品及病例证明,即可等待护士接单。订单通过审核后,护士就可与患者预约时间,开展上门服务,包括输液、打针、静脉采血等。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网约护士”满足了群众对多样化医疗的需求,实现了社会上零散化护理需求和护士资源的“精准对接”,是“互联网+医疗”的积极探索。

“网约护士”护理费用高昂,有些患者认为总体合算

“网约护士”的服务价格怎么定?目前各大平台尚无相对统一的定价标准。一般收费标准包含护理服务费、交通费两项。以某款APP为例,上门打针、拆线等服务费为139元一次,护士陪诊服务费为198到208元一次不等。在另一款APP的服务费中,护士的交通费为100元左右,护理费根据服务类型,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网约护士”还处于监管空白区

据悉,APP平台在设置护理服务项目时十分谨慎,目前更多承担的是居家简单护理服务,主要包括无创、医疗风险极低的项目,在确保医疗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上门服务。碰到一些风险较大的护理项目时,则会建议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福建省护理协会秘书长郑翠红认为,保障护士安全既需要平台加强细则的制定和执行,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介入。例如,在护士准入环节严格审核机制,可以引入医疗专家团队进行人工审核,确保每名护士都能够提供合格的医疗服务。此外,在为注册护士购买人身保险的同时,将上门医疗服务行为纳入政府监管。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

不少平台投资者和医疗界人士认为,“网约护士”满足了百姓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发展过程中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行为规范,将决定产业的未来走向。多位专家认为,要让“网约护士”服务健康发展,还有很多政策、法律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有专家认为,应逐步、谨慎放开护士多点执业,将“网约护士”纳入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网约护士”的运作规律不同于传统的医疗,有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规范相关行为,避免一哄而上、管理滞后。

“网约护士”能走多远?还有哪些待规范?

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