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家长的担忧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其实绝大多数“x型腿”或“O型腿”都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随着儿童的骨骼生长发育,都会得到自发的矫正,家长不必担忧。但仍有少数属于病理性的,需要干预和处理。

什么是O型腿X型腿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故此称为“膝内翻”。

“X型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指两足并立时,两侧膝关节碰在一起,而两足内踝无法靠拢。

引起“O”或“X”型腿的原因

1.生理性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当宝宝还在妈妈子宫里时,整个身体呈蜷缩状,双腿和双脚都是环形、呈O型形状,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旧会保持这种弧度。

到1岁半左右宝宝学会走路、蹲起后,下肢承受的重量会逐渐增加,“O型腿”很明显。随着负重应力作用,为了适应生理需求,宝宝下肢就会进行自我调整。

到3-4岁时逐渐变成X型外观。

随着宝宝的成长进入青春前期,韧带的抗拉能力增强,在负重应力的进一步作用下,6-7岁左右时孩子的双腿基本长成和成人一样的外观。

2.病理性因素

继发于佝偻病、脊髓灰质炎、骨折、骨髓炎等疾病。

3.长期不良姿势和不良用力习惯

长期不良姿势和不良用力习惯造成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如过早让孩子站立或过早让孩子坐学步车;不正确的坐姿、蹲姿或者长期采用跪坐等。

因此大多数婴幼儿看似“O型腿”或“X型腿”的情况,其实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大可不必担忧。但是如果发现宝宝超过2岁仍有“O 型腿”,两腿有不对称的弯曲,或者是弯曲的角度过大,甚至是出现骨骼异常疼痛、胸部肋骨隆起等情况,则需要就医检查。

O型腿X型腿的防治

1.不要“蜡烛包”,正确裹襁褓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身边可能会有老人建议使用“蜡烛包”包裹宝宝,就是将宝宝四肢全部拉直,用包被裹住后,外面用绳子捆得紧紧的。襁褓方法会造成严重的髋关节问题,增加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几率。建议妈妈们包襁褓时“上紧下松”:上半身一定要裹紧;下半身要宽松,要保证宝宝的髋关节在襁褓中能够自由屈曲。

2.及时纠正宝宝的跪坐姿势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学龄前的宝宝骨骼尚未发育稳定,宝宝在跪坐时,尤其是有明显内八字特征的孩子,脚大多数呈现外翻状,会使腿部变形的情况更加严重。建议家长最好帮助宝宝调整坐姿,尽量避免跪坐“W”型的姿势。

3.不要太早使用学步车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学步车对于宝宝尽早学会走路并没有多大好处,而且学步车还会对宝宝健康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当宝宝还不能自行扶物站立时,这表明他的骨骼发育尚不完善。家长如果此时就让宝宝站立或者放入学步车内,容易造成腿骨或膝关节变形。所以,不建议过早宝宝用学步车,或者至少等到孩子可以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后再用。

4.病理性O型或X型腿的手法干预

「健康」宝宝O型腿X型腿的“小秘密”(一)

采用手法干预,在揉、拿、拨等手法之后,运用运动康复训练进行校正,可以将儿童下肢的重力线准确调整到足第2-3趾之间,纠正O型或X型腿。

“首都中医”ID:

bjtcm010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