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前途蘇州工廠:首款量產車下線,工藝大不同

走進工廠內部,可以看到工人都已經到位,並已經開始了小批量的試裝和生產。根據官方披露的信息,目前該工廠已經擁有超過600名員工,而當天下線的前途首款量產跑車K50也正是在該工廠打造完成的。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在現場透露,K50將於8月份正式上市。

探访前途苏州工厂:首款量产车下线,工艺大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按照工信部透露的數據,目前國內已經成立的新能源造車公司,其數量已經超過120家,但拿到發改委和工信部“雙生證”,真正可以實現量產並投放市場的企業,僅有7家,而前途是其中之一。2016年10月,前途汽車獲得發改委新建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核准批覆,今年4月,其又獲得了工信部新建純電動車生產資質,而在6月份,首款產品K50正式獲得了道路機動車輛產品准入許可。

又因為是國內第一條碳纖維汽車零部件生產線和第一條全鋁合金框架式車身生產線,因此前途在生產領域很多工藝都沒有現成的技術可以“抄襲”,都需要自主探索,因此,據熊飛介紹,前途也開創了兩大全新的特色工藝:一是與傳統汽車安裝完成後再整車噴漆完全不同,前途是將車身的外觀件在做好表面處理後再安裝到車身上;二是頂蓋和左右側圍外板等碳纖維件的安裝採用新的連接技術——粘接工藝,通過雙組份的精確配比,保證了粘接強度的一致性。

探访前途苏州工厂:首款量产车下线,工艺大不同

另外,在整車基地的同時,前途汽車還在蘇州基地自主建設了電池系統生產線。而位於蘇州高新區科技城內的前途蘇州研發中心目前已投入使用,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