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本章论述穷通天地之道的妙用,先讲述天地之道的普遍性和掌握天地之道的妙用,再根据爻辞进一步说明卦爻的意义所在,帮助人们学习易学所揭示的道理,举例卦例来学习之人能够触类旁通,深入理解卦爻辞。 此处说明易学大道永行不息,无思无虑,而人事在在处理问题上想法和方法都不一样。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批注: 这里从咸卦提出一个问题,天下人来来往往,谋求功利而无所定虑,而能够让想法一致的,只有少数与你同谋私利的朋友。

子曰: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批注: 以下,为孔子承接上述问题的讨论。 天下人所想所虑的生存之道,其实都是一致的,但是各人情况有异,导致其想法和途径不同,才会出现一致而百虑的情况,因此天下人来来往往,只有小群人的想法一致,但是目的都是一样。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批注: 这里进一步天地自然的情况,天地大道并无所思虑,正如日月交替而光明普照大地,四时寒暑交替一周而成一岁,大道永远如此,无所更改。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批注: 冬去春来,永转不息,过去了并不是一去不复返,来到了不是永远存在。天地之道往来不息,而这种循环往复,来往相推,让天地万物受益,而这一切,都不需要任何思虑,它本来如此。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批注: 这里是举例自然界的生物来说明天地大道,尺蠖身体曲缩就能够往前伸开前进,如此行走不息;龙蛇冬眠,不在活动,则是为了保全性命,春暖花开则再出来活动,其习性本来如此循环不息。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批注: 精研义理,以通天地之道,则是为了学以致用,循天道而致人事,效天地之大德使天下皆得利,做到身心安定,身心修养也不断得到提高,崇高自身德行,效法与天地之大德。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批注: 超出天地变化之道,则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穷通天地之奥妙,了解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用以普济天下,使天下得利,那么才德就会非常高了。

殊途同归的道路是一样的吗?为何会表现出如此奥妙的天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