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城濮之战,晋文公遵照诺言,退避三舍,被当做古今诚信典范,传为千古美谈。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然而,就在此前六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遵照古代作战规则,不击半渡之兵,却被当做蠢猪式的的仁义道德,传为千古笑谈。

我在想,如果晋文公当年退避三舍之后,也被楚军打败,会不会抢了宋襄公的风头,也被当做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难道晋文公成为一代霸主,仅仅因为他运气比宋襄公好?

当然不是。要明白这一点,就必须明白,晋文公退避三舍,是处心积虑的,一堆暗室密谋,帷幄运筹,都藏在“诚信”这个光环之下,不易被人察觉。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说起来,成就晋文公的城濮之战,源头就是那次令宋襄公身败的泓水之战。话说当年泓水之战失败,楚成王不依不饶,直欲灭宋国而后快,宋襄公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再加上伤病复发,这才撒手人寰。宋襄公死后,楚国继续对宋国施加压力,这才有了宋襄公的儿子向晋文公求救,进而演变为城濮之战的导火索。

在晋文公整编三军,兴兵南下的时候,楚成王大概也意识到了:晋楚之间迟早必有一战。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然而,晋文公一直在尽量避免正面决战,像一个太极高手,既要胜人,还要有分寸感,不要让对方找到破绽,先伤了自个。

在与自己的智囊团庙算之后,晋文公认为并没有战胜楚军的十成把握,想通过旁敲侧击,就达到自己的战略意图,于是便有了攻卫和灭曹之战,先剪除楚国的羽翼。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就这样,晋楚直接对战的日程一直被推后。晋文公旁观者清,躲在宋国的旁边,静静地看着楚军日常起居和行军打仗的每一个细节,希望从中能够找出一些破绽来。

他发现楚人作战勇敢,善于冲锋,这些恰恰都是晋军所缺少的。晋人的长项是精于谋划,坚忍顽强,如何在战场上扬长避短,让晋军发挥最大优势,是个问题。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他还发现楚国朝廷并非铁板一块,留守的楚国贵族,都等着看令尹子玉的笑话,不肯襄助此次北伐,甚至还有人掣肘。另外在攻宋前线,子玉和楚成王的意见经常相左,上下不能保持一致。

在先轸第一次兜圈子成功以后,楚成王干脆率兵回去了,只留下子玉一部,负责善后。晋文公心中窃喜,机会来了。

子玉并不以计谋见长,却不自量力,与晋文公和他的智囊团玩计谋,挑拨晋国与宋,卫,曹的关系,被先轸看穿,使劲摆了一道,终于情绪失控,率兵前来找晋文公决战。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先期晋军的躲闪,给了子玉一种印象-----晋军鬼鬼祟祟,好做小动作,只要逼着晋军进行战略决战,英勇的楚军将士就一定能将怯懦的晋军杀败。

一头是失去冷静思考,背后还有人放冷箭的的子玉,一头是处心积虑的晋文公,有国内国际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还有善于兜圈子的先轸,还有狐偃,胥臣,栾枝,这些将领任拉出一个来都丝毫不比子玉逊色,何况他们由自己的国君亲自率领,个个急于表现。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战还没有打,子玉已经是一脸败相。

也许,子玉还有一个机会,就是发挥楚军特长,趁晋军立足为稳,突然冲杀过去,乱拳打死老师傅,攻晋军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晋文公和他的智囊团并非战场菜鸟,他们对楚军可能的作战方式有充分的估计,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先派一部分兵力,去城濮与楚军对峙,实施诱敌计划,主力部队则在后方九十里(三舍)外埋伏等待。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怎样能让前去诱敌的兵不至于遭受重创,影响士气呢?晋文公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当年流亡楚国,曾经和楚成王开过一次玩笑,那玩笑大概连楚成王自己都忘记了----如果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

就这个借口好,既还了当年楚成王的感情债,又能让诱敌的士兵损失降到最少。于是前去诱敌的士兵,不好好打仗,而是冲楚军喊话,给他们讲“退避三舍”的来历,讲晋文公和楚成王之间一段佳话。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楚军懵逼了,无法核实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晋军真的退了,追击不追击,是个问题。不追击吧,我们此行就是来打仗的,追击吧,人家晋文公这是在兑现和楚成王当初的诺言,这个时候打似乎有损楚成王的威名。子玉这个时候忽然冷静了,我们追着不打就行了,等你们退够九十里我再发动进攻不迟。

临阵退却,最怕的是自乱阵脚,不用敌人进攻,自己人就先把自己人踩死,后果不堪设想。先前的牧野之战,后来的淝水之战,都是因此而导致战争全面溃败。因此,如何在退却中保持队形整齐,有条不紊,还能麻痹楚军,这对晋军的指挥纪律,军种配合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这一点上,晋军将领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与其说晋军是在退却,不如说是在进退穿插中寻找战机。为了寻找战机,别说了三舍了,再退三十舍又何妨?善于回避躲闪,能保持机动能力,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样的部队想不打胜战都难。

以晋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已经在九十里外严阵以待。跑了九十里的子玉,怒到了极点,也狂到了极点,竟然和部下吹起牛来:日必无晋矣。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话锋刚落,就看见晋军中冲出一彪人马,马身上都裹着老虎皮,由胥臣率领,直冲楚军相对薄弱的右翼部队。根据老虎皮的数量可以确定,当时老虎还不是珍惜动物,比较常见,起码楚国的马都认识老虎,没把这群裹了虎皮的马当成斑马,所以,马上就被吓的炸了窝,带着人四散逃窜。

子玉不顾右翼暴露,猛攻晋国中军,狐毛按照事先部署,不与楚军硬拼,指挥军队有序后退,栾枝所部把马尾巴上套上树枝,扬起漫天尘土,掩护狐毛后退。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等子玉追的累了,才发现先轸从右翼包抄过来,断了他的后路,想往回冲,狐毛狐偃兄弟又从后面杀了回来。

楚军被前后夹击,大败,子玉率残部狼狈退出战场,晋军完胜。

楚国人爱脸面,自尊心极强,受此大败,子玉一时想不开,抹脖子自杀了。子玉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绝没想到还有后生会学习他,而那次学习将最终导致楚国的彻底消亡。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明明是在避敌锋芒,诱敌深入,打大兵团运动战,偏要以答应楚成王退避三舍为由头,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卖乖,想必楚成王知道以后,是绝不会领晋文公这个人情的。

此前,南方崛起的楚,胆敢向周天子看齐,自称王,趁齐桓公死后,晋国内乱,秦穆公西顾,竟然北面欺负齐国,宋国,威逼陈,蔡,郑,卫,曹等小国臣服,势力从南到北,从长江到黄河,都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经过城濮一役,楚国北扩的势头被暂时压制,晋国一时风光无限。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领导指挥城濮之战的晋文公,问鼎当年度第一风云人物,城濮据楚,加上之前平定王子带时打击了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让晋文公一跃成为维护华夏正统的民族英雄,被周天子封为“方伯”,备受推崇。

晋文公春秋霸主之名,自此奠定。

退避三舍,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国人被骗了20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