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爲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國內為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6月19日,有消息傳:“從今日起,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中,正式將“遊戲成癮”加入其中,列為了精神疾病,並給出了相應的判斷標準。”人民日報也進行了相關報道。

國內為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報道稱世界衛生組織給將“遊戲成癮”分為在線遊戲成癮與離線遊戲成癮兩種,主要判斷標準有三項:

1. 對遊戲的控制減弱,無法控制地打電玩(頻率、強度、打電玩的時間長度等都會納入考量)。

2. 增加遊戲的優先權,使遊戲優先於其他日常和興趣活動。

3. 即使產生負面影響,也依然持續或增加打遊戲的時間。

此外要確診“遊戲成癮”,還必須持續以上行為模式12個月及以上的時間,且造成影響足夠嚴重,導致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重大的損害。

然而不久後就有闢謠消息傳來:該消息引用的僅為世衛組織官網上的ICD-11草案內容,並沒有實施,該草案還需要在明年5月的世衛組織大會上經受批准才能確認,並且即使通過,也需要等到2020年才開始生效。

雖然進行了闢謠,但該消息在國內造成的影響依然十分巨大,除了因為此前有過前言消息外,更多的還是與國內的特殊情況有關。

| 曾有多方抵制“遊戲成癮”與精神疾病並列

早在今年年初,世衛組織就已經宣佈了在今年發佈的第11次修訂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的分類目錄中加入“遊戲成癮”,並在6月19日開始正式生效。

此外美國精神病學學會也認為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的決定並不嚴謹,要將其列入精神疾病還缺乏數據和研究支持。

國內為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美國精神病學學會發布的手冊中把“互聯網遊戲障礙”列為待研究狀態

可以說相比國內在消息傳來時觀點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國外對該草案的看法要顯得理性許多。國外媒體在對該消息進行報道時,更多關注的是,該判定標準科學度到底夠不夠數據支持,世衛組織列出的“遊戲成癮”所引起的社會焦慮現象,目前來看並不足以被列為精神疾病。

| 國內為何對此消息如此敏感?

在昨日傳來準確消息:“遊戲成癮將被加入《國際疾病分類》,並與精神疾病並列。”後,國內的網絡可謂是炸開了鍋。大量玩家在消息評論下抗議世衛組織的做法是不合理的,還有大量玩家開始自嘲“打遊戲也成精神疾病了,那我是不是可以拿個精神病證書,不用負法律責任了。”

國內為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國內為何會對該消息如此敏感,“戒網癮”機構的存在,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國內為何對“遊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反應如此之大?

而如今世衛組織這一草案的出現,哪怕還未證明消息真實,也讓大量中國玩家想起了當年被“戰網魔”支配的日子。大家害怕在“遊戲成癮”被列入精神疾病後,這些“戒網癮”機構又再度盛行起來,遊戲又一次在國內被“妖魔化”,這才是為何國內對此消息反響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