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內外「兩翼」 穩定中國經濟

微評

朱菲娜

一直以來,外貿之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均不言而喻,儘管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外貿開始出現大幅下滑,但外貿仍與內需一樣,是我國經濟穩定向好的重要“兩翼”。

在當前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受到挑戰之際,我國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定推進改革開放,讓世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

2018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都在強調加快開放步伐,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向全世界進行莊嚴宣告中國的大門會越開越大。這是大國氣度和擔當,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貫徹在大國治理的每個環節中,得到世界的廣泛認同,他們對中國充滿信心。

有一組數據比較重要:今年前5個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26家,同比增長97.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26.6億美元,同比增長3.6%(摺合345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下同)。5月當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024家,同比增長106.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0.6億美元,同比增長11.7%(摺合58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從這種迅猛增長的勢頭可以看出,外資看好中國選擇中國,中國巨大的市場不可丟失,更不可因反應遲鈍而導致落後,中國機遇需要搶抓。

儘管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在不斷下降,從過去的50%以上下降到2016年的32.7%和2017年33.6%,這是經濟結構優化的結果,但我們並不忽視外貿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相反要在穩定外貿進出口規模的同時,提高外貿質量,做強“外貿之翼”。

中國是自由貿易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也在與世界各個經濟體的貿易中,為對方輸送了價廉物美的產品,為增進人民的福祉作出了貢獻,所有與中國交往的國家和地區都會深刻體會到。此外,我國經濟結構正在不斷改善,外貿依存度持續下降,這對維護我們的經濟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其中的轉換就在於內需的崛起。

對於這個龐大的經濟體來說,內需崛起的基礎在於國內市場的容量足夠大,並且得以激活。在擔當穩定經濟增長大任之時,仍須繼續發力。這在當前外貿環境複雜、國際貿易可能因美國發動的全球貿易戰而放緩之際,及時想辦法擴大內需應是當務之急。只有內需真正崛起,才能抵禦各種風浪。這需要政府為市場主體提供好的條件、好的環境、好的服務,培育企業競爭的新優勢,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從而更好地滿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激活百姓的品質消費需求,讓內需的潛力得到充分釋放。

由此,做強“內外兩翼”,彼此支撐,使得基礎牢固,這樣就足以熨平市場波動,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向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