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又出手,马云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一则关于央行出手整治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新闻刷屏了,说是终结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躺着赚利差的时代。

央行规定,从七月份开始,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接联系,在中间插入一个网联,作为对支付宝等机构金融大数据的监管。同时,对备付金进行集中管理,规定到2018年底,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须全部转移到网联的“备付金集中存管账户”。

央行又出手,马云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马云起码少赚百亿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网联是集中化。就好比你买菜以前可以直接到小贩那买,两人算清完事。现在必须去菜市场买,市场有人帮你登记每笔交易。

重点在于备付金集中交存。

备付金,就是在你把钱打入支付机构之后,这笔钱并没有立刻到商家的账上,中间有个缓冲期,这期间沉淀下来的资金,就叫备付金。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淘宝,我们在淘宝付款买了东西之后,这笔钱先进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就是支付宝,商家接到订单之后会发货,但是此时,商家是收不到钱的。直到你确认收货之后,钱才会到达商家的账户。

在确认收货之前的这段时间,大概10到15天左右,这些钱都会沉淀在支付宝里。看似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支付宝国内用户有5.52亿,全球年活跃用户有8.7亿,中间的沉淀资金就多的可怕了。

根据央行的数据,截止到今年四月,支付机构的备付金总规模在一万亿左右。即使按照年化利率5%来计算,也能产生500亿的利息收入。

以支付宝的规模而言,少说也有上百亿的利息收入,这就是平台躺着赚钱的方式。

这次央行集中管理备付金,支付宝起码少赚百亿,估计马云也不淡定了。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第四方监管

理论上说,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问题,这些沉淀资金也都会出事,央行直接通过网联将 这些备付金代为监管,实际是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第四方监管,保障了资金的安全。

但是支付宝已经发展到如此规模,信用过硬,平台原本的备用金账户风险极小,最需要央行出手监管的是押金。

就共享单车而言,至少有上百亿的押金沉淀在企业账户中,平台不可能完全不碰这些资金,挪用押金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如果企业在这时候破产,消费者想追回押金是极其困难的,例如,已经死亡的小鸣单车欠款近5000万元,小蓝单车更是高达20亿元的押金未退,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认栽了。

押金在本质上与备付金沉淀是一样的,如果央行出手监管了支付宝,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企业押金进行监管呢?

共享单车的警钟已经敲响,期待相关政策早日出台,保障消费者的押金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