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文/ Adwaita Gadanayak

来北京参加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是我第一次到访中国。这是一次特别的旅程,改变了我过去的很多想法。我以前看过不少北京的照片,对这座城市的样貌有过想象,但真实的北京仍然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在我参观中国美术馆之后。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级展馆,我原以为那里应该和德里的印度国家现代艺术馆一样,收藏的大多是传统艺术作品。其实不然,中国美术馆兼纳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观赏趣味颇丰。能够一览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着实令我开心。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2018年4月12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行最大的亮点自然是金砖国家艺术界代表之间的对话。我们讨论了如何努力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在21世纪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艺术交流。印度和中国历史上来往频繁,尤其应该加强交流。

印度文学巨匠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和现代艺术先驱南达拉尔·鲍斯都曾到访中国,并在这里收获灵感。过去几千年,印中两国文化交流频繁,但我们却忘记了这些文化纽带的存在。

印度和中国有着深厚的佛教渊源,这些渊源对两国的艺术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我们本应更珍惜两国交往的历史。如今,我们希望加强的艺术交流,实际上一直都存在。所以,是时候记起这段历史,让文化的纽带重现活力,变得更加牢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加强交流?在21世纪,我们应该如何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我们又该如何为各国的艺术家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呢?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作品,拜尔斯沃•森 ,《艰苦跋涉的夏尔巴》,印度国家现代艺术馆藏。

我认为,两国的艺术家需要加强互访。我们要提供更多的平台,让艺术家交流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要举办更多和这次展览类似的活动,让两国的艺术交流得以延续。

既然电影可以成为中印两国的文化纽带,其他艺术为什么不行呢?从拉兹·卡布尔到阿米尔·汗的作品,印度电影在中国如此受欢迎,谁又曾预料到?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喜爱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印之间的兄弟情谊。我们在其他艺术领域也要建立这种纽带。过去我们曾举办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峰会,如今我们又有了艺术界的峰会。眼下是中印两国恢复、巩固和加强艺术交往的宝贵时机。

我的职业是雕刻师,专门和石头打交道。石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材之一,见证了人类漫长的历史,从头到尾记下我们的一举一动。石头充满了启发性——无论是麦加的黑石,耶路撒冷的“哭墙”,还是奥里萨邦扎格纳特神庙被人们拥抱的圣石,都是人们建立联系和获得能量的渠道。我相信,石头是能接收和传递能量的。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作品,瓦尔特•巴蒂斯《渔民收网》,南非Iziko博物馆联盟藏。

这就是艺术家的工作——从启发他们的事物中汲取能量,再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传递出去。泰戈尔、鲍斯等印度艺术家来中国时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也应该延续他们的做法。作为外国人,我观察中国的视角和中国本土的艺术家是不同的。同样,中国艺术家观察印度的视角也和我不同。对艺术创作者而言,观察其他国家可以获得艺术创作的崭新视角;对艺术观赏者而言,欣赏他国艺术家的作品可以从新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熟知的事物。

入职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之前,我曾在布巴内斯瓦尔的一所艺术学校工作。那时我就思考,我的学生应该怎样环游世界,接触自然,与人交往,去各种艺术空间开阔眼界。当下,印度艺术教学的方式几乎全盘西化。虽然我们学习英国和美国的艺术教育,但印度与英美之间缺乏其和中国的这种密切联系。不论是精神联系、思维模式还是生活方式,中印两国都有太多相似之处。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像先辈那样充分挖掘双方交往的潜力。

艺术可以传递一切,无论是美学还是思维过程。艺术馆就是塑造这个传递过程的地方——呈现过去、指引当下、祝福未来。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作品,Claudia Jaguaribe,《当我看见》系列。

不论艺术本身还是艺术馆,都应该加强与公众的联系。我很开心,下一届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论坛及联展将在印度举办。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席了开馆仪式。我们珍藏了印度最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从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南达拉尔·鲍斯到拉加·拉维·维马、贾米尼·罗伊,在馆中一一可寻。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周围游人如织,但并没有太多人真正走进展馆。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

过去有不少艺术运动倡导艺术家远离社会、追寻自我,但现在我们应该聚焦于社会,借助艺术和社会的联系,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要把艺术传递给后代,就像先人把艺术传递给我们一样。从事艺术的人总乐于谈论风雅,但艺术必须走近普通民众,尤其是走近年轻人。不管是在中国、印度还是其他金砖国家,人们都需要在艺术中找到自己的根基,认识自己的身份。

可如今,事实往往相反。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对艺术的发展有其益处,但也削弱了艺术作品的特性,导致事物趋向于同质化。因此,我们要培养艺术家思考和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只有如此,艺术作品才能与众不同。我们要鼓励年轻艺术家保持个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有些迷失了自我。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特色·融汇——金砖国家美术馆联盟特展”作品,萨拉•尼西《曼德拉绣花布 》,南非Iziko博物馆藏。

我们现在的努力大多是为了子孙后代。15年前,印度迎来了一次艺术的繁荣,美术馆纷纷设立,艺术家、收藏家大批涌现,但现在却陷入了停滞。那时,我们向西方学习如何推广艺术,后来才明白,我们太过注重艺术的商业化。如今,印度艺术家正重新开始追本溯源、寻找灵感。

想想阿旖陀石窟和埃洛拉石窟,如果忘了它们是如何雕刻出来的,就想想艺术家当初是怎么构想出如此繁复精致的石刻。再想想科纳克太阳神庙的日晷,那是艺术与科学、哲学的结晶,而不仅是一种装饰。我的家乡在奥里萨邦丹卡纳尔地区的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会把精致的图案画在自家的墙面上。他们从没想过要拿这些画做交易。有人说,文学“逝去”之处,正是艺术“诞生”之时。如今,我们用言语对艺术谈论得太多,试图解释艺术作品的含义,但我们却忘了艺术应该首先注重视觉感受。人们感知和体验艺术的能力弱化了。

我们的工作也太过机械化,所以必须要回归自然。大自然是我们的艺术启蒙老师,赋予了我们最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先人聆听瀑布流水,仰望浩瀚星空,从中获得了灵感和启发。他们见识到了自然的宏伟壮丽,但如今的孩子们都憋闷在教室里学艺术。艺术院校的学生要多接触自然,多与人交往,只有熟悉了自己所处的环境,艺术才会真正繁荣。同时,任何艺术家只有熟知自己本国所处的环境,才能学会了解和欣赏其他国家的环境。因此,不同国家的艺术家相互交流时,都应该珍惜各自的艺术根基。

像我们的先人那样,把印中艺术纽带传递下去

▲2014年04月23日,山西省太原市,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印度文物精品展在山西省博物院布展。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且有些艰辛的过程,有点像雕刻师和石头打交道。雕刻石头,开始时挣扎、焦虑甚至受伤都是难免的。等到石头被征服,雕刻师和石头便合二为一,创造出某种特别的东西。这个过程充满乐趣,并造就了最终的艺术作品。

这过程像极了在奥里萨当地品尝一种叫rasgulla(形似圆形的糯米团子)的小吃。捧在手中,还未张嘴,对它的渴望就会开始在你的身体里酝酿,让你忍不住想象它有多柔软、多香甜。正是因为这样的渴望,当你最终把rasgulla吃进嘴里,正如当你最终站在那些独特的艺术作品面前,才觉得它们更加别致,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作者Adwaita Gadanayak为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新德里)馆长、雕刻家,曾于1993年荣获印度国家美术院颁发的国家雕刻艺术奖。


以中印为方法 以世界为目的

From China and India

to the world as a whole

中印对话网站:www.chinaindiadialogu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