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南宋滅亡是亡天下?

歷史小小達人

南宋滅亡是亡天下?那麼你將五胡亂華、鮮卑化的北朝三國(北魏、北齊、北周)、沙陀統治的五代等時期看作是什麼?

蒙古人作為統治者的元朝,和五胡亂華時的政權,北朝三國、沙陀的後唐、後晉、後漢三國等,都是一樣的。如果因為元朝的統治者不是漢人,就說元朝不是中國而南宋亡天下,那麼這些非漢人政權能算是中國政權嗎?

認真的說,中國歷史上非漢人政權也很多,不要以漢人作為標準來界定中國與否。


歷史哨聲

“別朝之亡皆自亡,宋朝之亡亡天下”這句話從一方面肯定了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同時也對後繼的元朝是一種諷刺。

所謂的“亡天下”可以有以下幾種解釋。

“亡天下”可以理解是中華文明的一次浩劫。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昌盛的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甚至有些學者認為宋朝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而宋朝的滅亡則使這種高速發展的進程戛然而止。

“亡天下”還可以理解為漢人政權的覆滅

“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宋亡和明亡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次漢人政權被外來少數民族政權徹底征服。雖然“五胡亂華”也曾導致西晉滅亡,但是東晉繼承了法統,而取代東晉的劉裕也是徹頭徹尾的漢人。

“亡天下”也可以理解為崖山一戰的壯烈

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數十萬軍民跳海殉國的那一刻起,延續千年的中華文明出現了斷層,雖然此後的明朝有復甦的跡象,但是和宋以前的形態已經大不相同,明朝受元朝影響頗深。

綜上所述,作為中華文明第一次被北方遊牧民族徹底征服,宋朝的滅亡有著很強的象徵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一點點歷史

(一)

這是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但話題本身是有前置條件的,並非題目中所認為的沒有任何邊界限制。

這一論點最直接的來源見之於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論述:“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這裡的“亡天下”是指“道法相傳之天下”,是有限定的。

王夫之與黃宗羲、顧炎武合稱為清初三大家,與明朝時期的東林黨淵源頗深,三人都以反清復明為志向,相同觀點在三人的著述中都有體現,因其所處的特殊時代背景,多具有革命思想,所以這一論斷顯然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並不具備嚴密論證的學術基礎。

傳統史學界一般認為的“道法相傳之天下”中,其道秉持的是“天下為公”,其法則為“禪讓”,實質上這一道法體系早就亡了,根據現在的考古研究,這一體系是否真實存在都還存疑。

唐宋變革以來,“天下為公”的理念又在逐步覺醒,但也只體現在理論層面,在封建帝制沒有顛覆性變革的前提下,所謂的天下為公其實就是一個空中樓閣而已,現代人將其視作“向近代化轉型”,只不過是文人們的天真理想罷了。

雖然到了兩宋時期民本思想一度比較活躍,民眾有了很大的自由度,但這種自由度是在大一統王朝分裂狀態下局部割據政權內部的自由,大一統政治背景下是否繼續有效也很難講。

因此,這一說法做為革命思想,為積聚革命力量有著相當的號召力,但要讓“道法相傳”成為國家政治綱領,並沒有理想中的那麼簡單。

(二)

這一話題進入網絡後,又演變成為“文明中斷”、“文化斷層”等危言聳聽,很多人直接將“亡天下”解釋為宋亡之後中華文明“中斷”或者是中國文化“斷層”,這是在無限擴大原有的認識範圍,已經失去了基本的理性。

持這種觀點者,在引用王夫之思想之外,還引用周良宵《元史》序文中的論點。周良宵認為宋亡之後,元朝統一中國,並在政治社會領域帶來了某些落後的影響,“它們對宋代而言,實質上是一種逆轉。這種逆轉不單在元朝一代起作用,而且還做為一種歷史因素,為後來的明朝所繼承。……以北宋為代表的中原漢族王朝的政治制度,到南宋滅亡,即陷於中斷。”

從王夫之到周良宵都沒有所謂的文明中斷或文化斷層的說法,王夫之的“亡天下”是指道法相傳的天下之亡,周良宵的“陷於中斷”是指中原漢族王朝的政治制度,所以網絡上的斷章取義是顯而易見的。

應當說周良宵的評述是很客觀的,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實質上就是落後文明侵佔先進文明,在政治制度的建設上,必然保留大量的落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使社會的進步趨勢受到逆轉。

但同時落後文明總是被先進文明所同化,文明的進化過程就是充滿了落後與先進之間的較量,從而使先進文明更具活力,如果沒有這種角力,先進文明也會逐步僵化,甚至消亡,這就是自然法則。如果承認文明中斷或者文化斷層,那我們現在的文明狀態和文化體系,豈不成了無根之木, 無源之水?

(三)

與這一話題比較接近的另一種版本是“崖山之後無華夏”、“宋亡之後無中國”,或者是具有並列關係的“明亡之後無中華”等等說法,具體出處現在已很難考證,但類似的表達最早見於明朝遺民留下來的詩詞等文學作品中,一些亡國文人因懷念故國,常以這種方式抒發感情。

譬如南明滅亡後,曾經的南明禮部尚書、東林黨領袖,後來剃髮易服降清的錢謙益,在其《後秋興之十三》中感慨道:“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也就是表達一下文人亡國的情懷,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純屬表達個人感情,並不具備學術論證的基礎。

但這樣的感情色彩,卻被後來的部分學者延用到學術層面,常常出現在一些史論中,大多是出身於漢族的知識分子對少數民族政權的歧視或偏見,在理論上並不成立。

現在還流行一種說法,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學者,很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否定,稱日本研究中國史的學者沒有這樣的論斷,只是認為中國人自己有此一說。

從實際情況來看,日本有過侵華歷史,畢竟“異族入侵”對其也是文化禁忌,不可能在學術上自打嘴巴,因此,這一說法來自日本之說基本上是欲加之罪。

(四)

但網絡時尚流行語,對歷史的熱衷往往趨向于越來越極端化的民族主義情緒,這是讓人感覺很擔憂的地方。目前的網絡空間中已經將這一話題無限上綱上線,經常性炒作“異族入侵”,甚至不承認在歷史上存在過的少數民族政權,進而發展到語言攻擊,這種狹隘的思想認識有很多危害性。

相對於今人的誇張和狹隘,當時的南宋人就要包容得多,從來沒有這樣的認識,在官方文獻中一直稱蒙元政權為北朝,自稱是南朝,並沒有將蒙元政權排除在中華文明之外。

即便是做了激烈抵抗被俘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完全認同南北朝的概念,南宋滅國只是正常的朝代更替,並非現代人所謂的“異族入侵”,還吩咐家人做元朝的順民,交代子孫後代可以參加元朝的科舉,可以入仕成為元朝官員等。

而以“大哉乾元”入主中原的元朝政權,一直以中原文明的正統自居,皇帝世系全部沿用歷朝歷代的傳統,並沒有自外於中國。

中華文明的形成,本身就是各民族融合的過程,做為人文始祖的炎黃根本不知道漢族為何物,到了秦始皇、漢高祖也不知道什麼是漢族,就是唐太宗的身體裡也流淌著一多半的鮮卑族血液,其祖母、母親都出身於鮮卑族世家,如果將這樣的歷史過程都視為“異族”,那麼,今天的中國還剩下什麼?

在國外的史料上,對中國的稱呼最早叫“秦”,後來有了“漢”、“唐”的稱呼,到兩宋時期,國外不知有宋,直接以“契丹”或“遼”來代指中國。如果不承認少數民族政權,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被完全割裂開來,現在的中國就會變成第二個歐洲。

歷史就是歷史,其演變的過程,不僅僅是政治體制上的易主,也是文化交流的自然演變過程,是文明進化的自然選擇,尊重歷史,就是在尊重文化,也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龍支子

不知道這種說法出自誰口?但我們應該首先弄明白何謂“亡天下”?

關於這個問題,顧亭林先生給了我們一個可以說是非常合理的答案,他在《日知錄》中發人深省地提出了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亡國”,另一個是“亡天下”。

他進而辨析道:“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始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依先生所見,歷代一家一姓王朝的更迭,叫做亡國。而世代相承的優秀文化傳統遭到踐踏,文明破壞,道德淪喪,以致人而不人,等同禽獸,那才叫亡天下。

這樣看來,南宋的滅亡只能算是“亡國”,雖然是異族的統治開始了,但說是“亡天下”了,未免有點大了,畢竟南宋的文化傳統並沒有因此滅絕了。

我們再看顧亭林先生闡釋的結論:“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是的,這段話經後輩學人歸納,就成了擲地有聲的八個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亭林在文中還舉了嵇康之子嵇紹的例子,嵇康本是曹魏宗室的女婿,且為晉文帝司馬昭所殺,但嵇紹卻經山濤的力勸而仕晉。

這在顧亭林看來,實在是不明大義,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喪失道義原則的山濤是邪說之魁首。這應該是一種“亡天下”吧,回想下南宋的滅亡也是有一批投降派的推波助瀾的成分在,沒有骨氣的人開始了喪權辱國的行徑,所以題主才會有如此感慨。

我們對宋的積貧積弱是多有所批評的,這不乏偏見。王夫之就在《宋論》中批評其軍政時說:“岐溝一蹶,終宋不振”“士戲於伍,將戲於幕,主戲於國,相率以嬉而已。嗚呼!斯其所以為弱宋也歟”。

乾隆皇帝更是多次評議宋的積弱:“積弱之勢既成,益見其懨懨不振,誠可笑耳”“國勢成積弱,況復政多咎”。

但宋朝真的那麼腐朽落寞嗎?我覺得未必。


光明大先生

因為蒙古族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拒絕華夏文明的外部民族,故而華夏文明的繼承者南宋二次滅亡後中華文明出現了迄今為止一次絕無僅有的危機。

我們知道華夏文明是融合多個民族一直包容吸收延續發展到今天的,外部民族對前一個華夏主體文明的攻擊並不鮮見,周代商,秦漢代周以及五胡十六國之後的隋唐發展都有外部民族參與融合發展,但無論怎麼變化,以農耕文明為主體演變出的一套華夏治理及文化觀念一直是推陳出新向前發展的,袁騰飛老師有一句話形容的很好“外來民族對華夏文化的侵犯基本上是兩種結果 主動融合擁抱失去自我 排斥改變被趕走 ”,歷史上唯一一個排斥被趕走的即是蒙元。



據《元史》記載,公元1301年,窩闊臺近侍別跌等人主張“漢人無補於國 可系空其人 以為牧地”,這個意思大概是說,中原的漢人基本沒啥用處,不如把他們趕走或殺光,然後改造成草原牧場,雖然最終由於耶律楚材的建議阻擋,最終沒有徹底實行,但大量的蒙古人是本著這個思想待在中原的,甚至漢人成為4-5等低賤民族,蒙古人這種拒絕漢化的思維基本上延續了有元100來年,對華夏文化的打擊是非常深重的,在很多漢地少數民族盛行,漢人基本上只在南方活動,北方漢人甚至連中層都進不去,皇室結合也只是西夏或高麗之類,北方也大量面臨蒙古化和伊斯蘭化危機,雖然最終天下漢民不斷起義造反終於趕走了蒙古人,但我們看明成祖身邊很多太監居然是回族,足以說明北方的胡化嚴重。



為什麼蒙古人是唯一一個拒絕漢化的外來侵略者呢?

1:宋朝的當時南宋是二次滅亡於遊牧民族,蒙古與純正漢文化的接觸隔著遼金,而遼金只是半漢化狀態。這樣,作為東亞最優秀的華夏文化與蒙古人保持了要遠距離,無法影響。

2:蒙古人在崛起之後以武力盛行與歐亞,鮮有敵手,一度迷信自己武力,而對文化軟實力基本上不重視。

3:蒙古人佔領的地方跨越歐亞多個不同文明,對漢文明並不會完全認同,甚至因為遼金漢化後腐化而認為漢文化是糟粕。



如此種種造成蒙古是唯一一個拒絕漢化的外來者,其侵佔中原之後對漢文化的打擊基本上是摧毀式,還好只是佔據了不到100年,而南方多山多水互相政令的阻隔,導致南方漢文明的毀壞相對好一些,這才有了封建歷史上朱元璋第一次的北伐成功建立大明恢復中原,但這一百年的遺憾留下來無論是後人還是周邊日韓挑撥式的“亡天下”之說。

喜歡歷史的請關注“牛牛的事兒”


牛牛的事兒

這是日本人的說法!日本人為了提高自己文化的正統性,以“小中華”自居,認為他們才是中華文化的的正統繼承者,於是編造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謊言。清朝末期,反滿人士到了日本,從否定滿清正統性的需要接受了這種說法,並謬種誤傳到國內。其實,無論蒙元,還是滿清,雖然統治者是少數民族,但絕大多數民眾還是漢族人,尊崇的主流文化還是先進的漢文化。元代和清代的實際情況,是少數民族迅速“歸化”,中華文化繼續繁榮發展,成為華夏文明延綿5000年的重要環節!


氣吞萬里如猴

長話短說。這句話意思是指漢文化漢文明,其他朝代更替都是漢民族自己內部的事情,雖然朝代更替,但是文化文明這些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唯獨元青兩朝徹底摧毀了漢文化漢文明!!

清朝比元朝更可恨,完全摧殘了漢文明體系,明朝經濟文化科技尚且能領帶全世界,例如紅衣大炮。到了清朝完因為奴隸的思想,完全失去了創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