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仪点穴功夫

两仪点穴有柔过劲,刚过点,九柔一刚,百蓄一放之说。此功练到一定程度时,动、静皆易点,将阴阳二气所聚产生的能量,可在寸间瞬间发放,突然而猛烈,像核爆炸一样,浸透力极强,且不易被发现,有一劲透多穴之说,实为中华武术之宝。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仪点穴功夫

一、准备活动——晃膀

两脚同肩宽,两手插腰间,拇指向后,其余四指向前,两眼注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头向上顶,右肩向下后方运动,左肩同时向上前方运动。右肩运动不停,向上前方运动,而左肩向下后方运动,两膀运动不停。右肩向下后方运动,左肩向上前方运动。两膀一阴一阳,圆滑一致,可起到活动肩关节之目的。也可倒过来练习,方法相同。

二、注意事项:

1、没有武术基础的学员,开始可小运动量试做,逐渐加大运动量,力度逐渐加大,速度逐步加快。

2、在运动过程中,头要上顶,气要下沉,砸住腰劲,脚下生根。

3、在运动过程中,有的人属于响骨,运动起来骨节像放鞭炮一样,属于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仪点穴功夫

三、点穴的劲法:

1、左弓步,两眼注视前方,全身放松。左手放松从左前下方向上行至胸前,向下猛斩手的同时,右臂稍弯曲,右手行至右胯眼处放松,向前上方弧形猛捞劲,发抖劲,着力点是中指和食指,但必须拳眼向上。待拳接触对方穴位时,突然变空拳,挺胸颈直,踏肩坠肘,砸住腰劲,挂住顶劲,速发速回,并且回到原来的位置,放松,两眼注视前方。

此劲点打黑虎偷心穴,中心穴,翻肚穴,气门穴。

1、黑虎偷心穴:心口中软骨处。

2、中心穴:心口下一寸三分处。

3、翻肚穴:心口中偏左6寸3分处。

4、气门穴:翻肚穴下1寸3分处。

这四穴被捞劲点打后,张口,突眼,后倾,不能说话,胸中胀满,不思饮食。

起法,也叫解法。用左手把被点者抓起,站在其左边,用右掌带灵劲(也叫抖劲),上磕对方气眼穴,再磕凤凰穴。然后,把患者扶正,患者能站则自己站,不能站则让别人扶着,左掌按住患者前心窝,右手踏肩坠肘带抖劲,直拍患者的神通穴和灵台穴。但气不能上走,也不能下走,上走容易脱气,下走容易气结。更不能用力过大,过大伤人,过小解不了。劲法不大不小,可立刻恢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