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间教室每天上课学员近2000人次 老年大学扩容难伸手脚

空间资源有限,教室不足,是目前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最为显性的原因。

学员人数均在高位,老年大学扩招成奢望

硚口区老年大学是武汉市中心城区校园面积最小的老年大学。

位于武胜路荣华村的两个校区,共8间教室1982平米,其中的800平米的西区是2008年租下场地新增加的。

这个十来年都没有增加面积的老年大学,却每年都要增加招收名额约200人次

“今年不可能增加了,再也挤不下去了。”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两个校区150个教学班,在校学员常年保持在4300人左右,每天在校上课的学员近2000人次。

想扩招,却没有场地。同样的问题在武汉市老年大学和洪山、江汉、江岸三所区级老年大学也存在着,武汉市中心城区老年大学的在校人数和人次都处于高位。

洪山区老年大学,一个校区2980平米,共16间教室。2013年3月搬到现校址时,不到3000人,5000人次左右。2018年春季,在校学习的老年学员有6307人,11000多人次。

武昌区老年大学一个校区3200平米,2008年搬到现址。2014年因为报名人太多,学校腾出档案室,增加了一间教室,全校教室达到22个,近几年,还在不断挖掘潜力,现在在校学员超过7000人,12000余人次。

江岸区老年大学2005年搬到现址至今,共20间教室,2600平米。在校人数近8000人,13000余人次。为尽可能满足老年人上学需求,周一到周六都开了舞蹈的晨课和夜课。

江汉区老年大学2015年从花楼街小学搬到现址小南湖公园,3500平米,有大小20间教室。搬来的第一学期,招生2000多人,3100人次。2018年春季在校学员增加到5600多人,8706人次。

最新最大的汉阳区老年大学新校区开办半年也快饱和了。

今年3月5日春季开学,汉阳区老年大学位于汉阳大道五里新村的新校区正式启用,汉阳区政府对新校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

与原来位于莲花湖和睦巷小学的老校区相比,学校面积一下增加了2500平米,总面积达到5500平米,是武汉市中心城区单一校区最大最漂亮的大学。搬家第一学期,学员也急剧增加,达到8800人,13700人次,人次数比老校增加了近5000。

“9月开学后,还有一个月报名时间,达到15000人次的设计总量没有悬念!”

15000人次,这是搬到新校不到一年的汉阳区老年大学场地容纳能力饱和的标志。

远程教育、社团模式,老年大学尝试扩展“无形教室”

今年5月,江汉区老年大学在60个社区开办了远程教育。在区财政的支持下,该校通过与江汉区社区教育学院合作,开始探索面向社区的老年远程教育。

“区老年大学向社区配送课堂教学、配送示范课件、配送老师、配送基层教管方式和专业人才,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老年教育资源。”江汉区老年大学校长冯忠民说,该校远程教育主要采取网络直播、录播和网络课件选播三种形式,老人可在社区收视点集中收看学习,区老年大学派老师为在社区收视点上课的老人提供线下辅导。

春季学期,江汉区共有1200余老年人在社区的教室里学习。今年秋季开学后,江汉区老年大学将在全区108个社区开通远程教育课堂,这相当于增加了108间教室。

武汉大学老年大学同样饱和,于是学校今年春季推出一项新举措:学员毕业后可自愿加入学校离退休教职工摄影协会、书画研究会、舞蹈队等协会和社团,不再额外收取费用。

武汉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张诗荣介绍,该校每年有1-3个班的学员毕业,平均每年毕业学员100名,这项举措实施后,每年可接纳数十位新学员入校学习。

“1+N”办学,把老年大学送到老人家门口

水岸星城社区53岁陶艳兰报好了秋季的剪纸课,她在家门口的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已经学习了3年,学校就在社区居委会楼上,她从家里步行到学校,只要六七分钟。

“这里硬件和环境不比市区老年大学差,老师专业又有耐心,手把手教我们。”陶艳兰曾在3所老年大学上过课,2015年9月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开办后,她转到了家门口的学校。

武昌区老年大学水岸星城分校采取徐家棚街主导、水岸星城社区参与、福星惠誉地产提供支持的三方共建办学模式,武昌区老年大学给予办学指导并每年提供8万元的经费。学员由建校时的28个班930多人次,发展到现在131个班近5000人次。

水岸星城分校是武昌区老年大学“1+N”分校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昌区老年大学先后在南湖街、水果湖街、徐家棚街、杨园街、紫阳街等5个街道开办分校。2018年春季,5所分校招收学员10700人次,与区老年大学的11000余人次差距不大,形成了具有武昌特色的“1+N”办学模式。

开发处女地 谁来推动武汉高校办老年大学

武汉是教育之城,高校数量也在全国数一数二。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0月颁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向区域内老年人开放场地、图书馆、设施设备等资源,为他们便利化学习提供支持,积极接收有学习需要的老年人入校学习。

然而武汉全城80余所高校,只有15所老年大学,而且15年来没有增加一所。

老年教育的重点放到社区,推进远程老年教育,探索院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举办老年教育的模式,这是《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解决老年教育资源(包括场资源和教学资源)开具的处方。在武汉,这份处方有的正被个别老年大学探索、实践,有的还需要大力推动,开发处女地。

8间教室每天上课学员近2000人次 老年大学扩容难伸手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