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现在都在说汽车套娃这个问题,很多人不清楚这个套娃的来历。首先这个套娃并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名词。套娃起源于俄罗斯的一种蛋形的玩具,外表往往绘制成小人模样,打开外面一层里面会有一个相似的蛋形玩偶,样子一模一样只是小点,再打开还有一层一样的,最多的套娃能做到十几层。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关于汽车的家族化设计,从争议不断到成为主流,一路走来可谓曲折。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人在抨击家族化设计让汽车丧失了个性。先不论观点的正确与否,现实就是,如果几年前说家族化设计是大势所趋,那么现在,它已是既定的事实。

PART 1:套娃车的前世今生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然而,今天想要为一件事来正名,大众从来不是家族化设计的鼻祖!尽管很多国人都认为是。家族化设计的宗师是汽车祖师爷奔驰,要论家族化设计,大众在奔驰面前只是个小学生。奔驰前设计师布鲁诺·萨库(Bruno Sacco)受到德国卡尔斯鲁厄设计理念影响,在70年代,就已为家族化设计定下了金科玉律。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A Mercedes-Benz must always looks like a Mercedes-Benz

此话意为:一台奔驰车必须看起来像奔驰。

精髓即“纵向亲缘性”和“横向共同性”,说人话就是不能让前代车型的外形在换代后,立即显得过时,以及要有一些共同的外观特征,易于辨认和识别。高手和大师的区别差别就在前者是能设计,后者能指引方向。不过布鲁诺可能也没想到,家族化的设计理念能由点到面,决定整个汽车设计行业的走向。

PART 2:为何车企如此热衷套娃车?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第一,为车迷深度洗脑!家族脸谱的出现,使你可以一眼就辨认出这是谁家的“孩子”,根本不用凑近看它的车标。通过局部设计,就能猜出他们各自的品牌。如果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被这些品牌“深度洗脑”了。这便是套娃车给大家带来最大的影响,天长日久,家族设计元素被新车型代代相传,品牌独有特征被逐渐认识,车型品牌形象也被深深印入脑海中。

其次,留住忠实客户!家族式的设计也可以讨得买家的喜爱,大部分情况下,买车的人的口味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波动的,比如说你喜欢大进气格栅,一年内不出变化的话,一年后你依旧还是喜欢大进气格栅,把一些特色套娃下来,也有利于留住老客户。

是不是以为这就样结束了?其实还没完!前阵子沃尔沃最新发布的V60,实在是和V90傻傻分不清楚了。不能我一个人瞎。放上来与大家共赏~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从争议到主流 聊聊汽车圈“套娃”的那点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