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出生,產婦大叫一聲心跳呼吸都沒了!醫院上演「教科書式」搶救

“太典型了,跟教科書上寫的一模一樣!”在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搶救後,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的幾位專家都忍不住感嘆自己遇到了“教科書式”的羊水栓塞。

6月27日上午,省婦幼保健院的手術室裡,高齡產婦黎女士(化名)剛剖宮娩出胎兒,突然尖叫一聲,呼吸心跳立即就沒了!主刀的產科專家劉國成立即判斷,這是一種罕見的羊水栓塞,產婦死亡率高達60%—80%!他與麻醉醫生楊世輝迅速開展了“教科書式”搶救,5分鐘之內將黎女士從“鬼門關”安全地“拉”了回來。

孩子刚出生,产妇大叫一声心跳呼吸都没了!医院上演“教科书式”抢救

胎兒剛娩出一分鐘產婦突然心跳驟停

40歲的黎女士是江門人,這一次已經是她第三次生育,前兩次均為剖宮產,因此有疤痕子宮。產檢還發現她是兇險性的前置胎盤。自覺危險的黎女士在孕後期來到省婦幼保健院尋求產科專家、省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劉國成的“保駕護航”。

因為隨時都可能會大出血,需提前娩出胎兒,在黎女士孕36周時,劉國成安排她在6月27日第一臺手術進行剖宮產。

當天早上8點46分,剖宮產手術正式開始。8點53分胎兒順利娩出。得知自己生了一個男孩,已有了女兒的黎女士很高興。

8點54分,孩子剛出生1分鐘,胎盤都還未娩出,產婦突然嗷地尖叫了一聲,瞬間呼吸心跳就沒有了。

10秒鐘內立即心肺復甦,產婦5分鐘內脫險

情況危急!首先要保證產婦的心肺功能恢復!10秒鐘內,劉國成立即開始為產婦實施胸外按壓,楊世輝則負責保證產婦的氣道暢通,護士趕緊呼叫搶救團隊支援。

在高效的心肺復甦下,1分鐘內,心電監護儀器上的曲線就出現了波形,意味著產婦的重要器官得到了有效的血流灌注。產婦的意識有了短暫恢復,能睜眼張嘴,但由於大腦缺氧,神情煩躁。

持續胸外按壓!不到3分鐘,產婦開始有了自主心跳和呼吸。“這意味著產婦已經在80%的程度上搶救成功了。”楊世輝說。但此時產婦的血壓等生命指標仍很不穩定,需進行機械通氣。

楊世輝改為氣管插管全麻、開放靜脈通道,繼續密切監測孕婦生命體徵變化。此時,MICU、護理團隊及產科和麻醉科的搶救團隊也已經到位。

手術檯上,劉國成繼續進行手術,臺下團隊也迅速行動:與孕婦家屬詳細交代病情、搶救藥品一一到位、通知輸血科做好大量輸血準備、通知檢驗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檢驗、安排專人進行血製品輸送等工作,依次給予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嗎啡、阿托品、罌粟鹼等藥物處理。

心肺按壓後,孕婦心電監護提示為室性心律,同時準備除顫儀備用。4分鐘內,繼續心臟按壓及用藥處理後,產婦恢復至竇性心律,於是停止了心肺復甦。

5分鐘內,產婦脫險了!生命體徵基本穩定。

孩子刚出生,产妇大叫一声心跳呼吸都没了!医院上演“教科书式”抢救

劉國成說,心跳呼吸驟停後,全身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腦血供較低,極容易對大腦造成損傷。“如果不是立即實施高效的心肺復甦,即使搶救措施只是延遲幾分鐘,產婦也有可能成為植物人。”

孩子刚出生,产妇大叫一声心跳呼吸都没了!医院上演“教科书式”抢救

“教科書式”的典型案例和經典搶救

省婦幼保健院MICU主任羅毅平介紹,在羊水栓塞中,凝血功能障礙是比較常見的類型,產婦往往表現為產後大出血。省婦幼保健院已經處理過很多類似的案例,經驗豐富,相對來說死亡率沒那麼高。而另一種罕見的類型叫心肺崩塌型,更加兇險,病人往往第一個表現就是心跳驟停,這種羊水栓塞的死亡率更高。

“可以說這是一個經典的搶救案例。”羅毅平介紹,在心肺崩塌型羊水栓塞的搶救中,時間就是生命。如果4分鐘內無法實施心肺復甦,搶救成功率就變得極低,後續靶器官的損害比率很高,“可能她能活下來,但也許就會成為植物人,醫療費用也將大大增加。”第一時間及時判斷出產婦心跳驟停,馬上實施高質量的心肺復甦,這是搶救成功最關鍵的兩點。

劉國成認為,產婦的運氣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發生羊水栓塞時她正好躺在手術檯上,能夠立即展開搶救,“有的人手術完了沒事,送回病房過床時就突然發生了,再推回到手術室就來不及了。”

羊水栓塞有多兇險?

羅毅平介紹,羊水栓塞是羊水中的一些物質進入到了母體的血液循環中,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全身反應,包括過敏反應、肺梗阻和激烈的炎症反應,還會導致肺動脈高壓和急性缺氧。羊水栓塞又叫做過敏樣休克反應綜合徵,其中包含了梗阻性休克、過敏性休克以及心源性休克三種,非常嚴重高危。

劉國成介紹,由於直接影響心肺循環,因此羊水栓塞死亡率很高,病情險急。一旦在臨床上觀察到產婦心肺循環驟停,凝血功能出現障礙,血壓降低、呼吸困難、心跳驟停等,都可以診斷為羊水栓塞,需立即實施搶救。

羊水栓塞是否都發生在產後?劉國成表示,產前破水也可能發生栓塞,甚至不破水,也可能發生羊水通過胎膜外滲引發羊水栓塞,病情不可預見。

因此,對於孕產婦而言,選擇正規、專業的醫療機構產檢、分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不良結局的發生。

【通訊員】劉元鈴

【校對】楊遠雲

【作者】 李秀婷

【來源】 南方號~醫療~廣東健康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