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帶孩子這件事,其實和進入一份新工作一樣,學習量巨大。許多人常覺得孩子頭兩年,無論是語言表達還是運動能力,都在一個循序漸進進步的過程,照顧起來既需要格外小心又要耗上許多的個人精力,費力又無趣……

然而孩子的成長過程,對你的依賴與信任,也是激勵每一位媽媽/爸爸成為“學習型”爸媽的動力。作為一個非“學霸”媽媽,我自己案頭常看的書籍其實只有兩本:一本是松田道雄的《定本育兒百科》還有一本是伯頓·L·懷特(Burton L.White)的《從出生到 3 歲》。我摘錄了他們對於 1-2 歲寶寶發育特徵的一些語句: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定本育兒百科》

1 歲半到 2 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創造的技巧,什麼都想模仿著去做。運動能力大大提高,積木可以壘的更高,擁有將拼圖插回原來凹陷處的能力,聽見喜愛的歌曲,會模仿著哼唱,對自己的物品有強烈的佔有慾,在自立和依賴之間搖擺不定父母要學會給予孩子冒險的空間,不吝惜等待他自我完成的時間,哪怕這個過程你看著又拖沓又漫長,控制自己想要介入干預的慾望,孩子才會在自立的同時享受喜悅的感覺。

——From《定本育兒百科》,松田道雄著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14-24 個月這段時期,是決定成敗的時期。這一階段是你對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極大影響力的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三種主要興趣是主要看護人的行為、探索世界以及練習運動技能並從中獲得樂趣。我建議你不要相信還孩子在頭兩年中必須和同齡孩子一起玩耍的任何說法,也不要相信孩子在頭兩年中必須與除你之外的其他人一起相處的說法。在這段時間裡,寶寶唯一的社會需求就是與你建立起穩固、健康的依戀。當17-18個月大的孩子一起玩時,在沒有大人密切看護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看到較強壯或較富有攻擊性的孩子會利用威脅或身體力量使另一個孩子服從於他。回顧人類的進化史,這種行為並不特別令人驚奇。他們在一起玩耍時,很少表示友好,考慮對方感受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

——From《從出生到 3 歲》,伯頓·L·懷特 著

通過上述兩本書中的這些篇章,我自己歸納總結 1-2 歲孩子的一些特徵:

1,發脾氣的頻次加大,對父母的依賴感達到高峰;

2,自我獨立人格開始覺醒;

3,對運動的興趣遠大於對書本的興趣;

4,還沒有社會意識,群體性認知尚未覺醒;

綜上,1-2 歲孩子的興趣引導應該集中在鍛鍊身體各部位,輔助簡單圖畫書為主。在玩具的挑選上,《從出生到 3 歲》給出了非常好的建議。

大件玩具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1. 娃娃馬車

  2. 搖擺椅

  3. 下滑梯和攀爬玩具

  4. 玩具廚房套件

  5. 適合和家長共同玩耍的娃娃、椅子、桌子

  6. 沙灘玩具套件

個人覺得現在商場親子設施多,像木馬和搖擺類的玩具,比較佔用居家空間,去商場的玩具城以及一些親子樂園付費體驗就好。而過家家及廚房類的玩具,家長完全可以自開腦洞,動手 DIY 以及留意生活中的剩餘物品

比如我自己會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物件來提供給孩子玩耍:

  • 高矮胖瘦不同的礦泉水瓶

  • 各種甜品、外賣剩餘的塑料勺子、盤叉

  • 家裡耐摔,淘汰的湯勺(體積較外賣的大一些)、飯勺、鏟子,不鏽鋼小鍋

  • 買水果或其他東西遺留的體積合適的硬殼紙箱,一是它本身可以給孩子當玩具,二是可以充當收納這些“廚具”的容器

這些物品可以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比如擰瓶蓋、把勺子放進杯子裡),大運動能力(孩子會有把所有物品裝箱搬運的慾望,這也是他具備初嘗自我極限能力的開端)。

小件玩具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類似這種超市賣的充氣球就很好

  • 繪本,有聲音的最好

  • 無毒繪畫材料

  • 各種不同形狀的球

  • 拼圖

閱讀習慣的培養,似乎從嬰兒期就被提倡。但也不得不承認,孩子在目前這個階段,他的集中注意力時長很短,因此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儘量選擇圖畫鮮豔、簡單的繪本,閱讀時間最好控制在10分鐘左右,太長了,其實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伯頓·L·懷特建議不要製造孩子的“無聊時間”,反而會影響專注力的培養。

小遊戲推薦

  • 爬高高

這個遊戲並不是說需要你讓 1 位 1 歲多的寶寶真的去爬梯子,而是人為設計一個比地面略高、材質柔軟、幼兒略費力就能達成的高度,讓孩子鍛鍊腿部的力量,為過渡到跑跳動作做準備。我自己的做法是用家裡的爬行墊疊起來,整好是15釐米高,放在沙發旁邊,讓孩子做上下運動,他跳上跳下非常喜歡。

帶孩子怎麼會無聊?1-2 歲孩子的“教科書”玩法

明德XPE墊

  • 繞凳子

把 2 張小矮凳、或者玩具設置成一個障礙道,示範從中穿過去,然後再繞回來,讓孩子也學會這樣從中間過去,告訴他學會繞開障礙物走路。因為寶寶在1-2歲的時候,是他走路旅程的開端,往往還沒有學會低頭看東西或者避開危險物,這個遊戲就可以逐漸教會他:看到物體,繞開走。


遊戲不在多,先從兩個簡單的開始吧!

PS:本來是想說書單的,結果調研下來發現 1-2 歲的重點還不是大量購買繪本的好時機(並不是說不買,但不是這個階段的重點),可能自己做事情一個時間點只能做一件事,所以思考過好,這個調研工作還是推遲到夏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