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金堂是三江汇聚之地,一直以来都是与千里沱江为伴,也有着说不尽的渊源。从古至今,金堂陆陆续续会遭受一些水患,为了将水势控制和利用好,一路走来,咱们金堂人民可没少费心思。

01

鳖灵拓峡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从古到今,为了治水,我们看到了许多治水英雄,也领会到无数先人的智慧。在远古的夏朝时期,大禹治水开拓了华夏民族的治水篇章。而在大禹之后,咱们的蜀地,特别是沱江金堂流域,也是涌现除了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鳖灵。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在远古时代,金堂的洪灾很严重。2600多年前,一次大地震让云顶山塌陷下去了,阻塞了沱江河道,于是云顶山上形成了一片汪洋。古蜀国的国王杜宇无能为力,最后找到了一位善于治水的人——鳖灵。鳖灵拓开了阻塞堰塞湖的堤坝,放出了古蜀国成都平原的水,后来才发展成我们的天府之国。

02

李冰治水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在鳖灵峡,有一座庙叫做三王庙,其中的一王是鳖灵,那么另外一位是大禹,还有一位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蜀郡太守李冰。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李冰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李冰父子的功绩不仅仅是让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更是为沱江沿线的华夏子民造了千年的福祉。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光辉的一页。它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它设计之完备令人惊叹!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在沱江文化博物馆中,塑立着一座近五米高的李冰雕像,他的神情淡然,却又庄严肃穆,微笑着看江水流淌,仿佛心中无比坦然。

03

韩璹疏浚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在宋朝时期,咱们金堂又涌现出了一位治水英雄,他的名字叫做韩璹。他为了让金堂赵镇这一段河段能够正常的水上运输,他就率民去疏浚河道,正因为他把河道疏浚了,所以赵镇的水运极其发达。之后人民很感念他,就把这一段河道用他的姓作为称呼,称为“韩滩”,韩滩的名字就是这样由来的。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无论是疏通九国的大禹,还是卫城拓峡的鳖灵,无论是拓宽宝瓶口的李冰,还是疏浚河道的韩璹,都是为沱江儿女带来福祉的治水英雄。然而沱江水流不息,金堂儿女治水不止,千百年来,我们为了更好的控制利用水资源,修筑更好的水利工程而不断努力着。

沱江文化博物馆里的金堂宝藏——绵长的沱江水

沱江治水奔流不息,就像是一条时间的纽带,将我们的金堂历史串联起来,似乎种种历史都和着江水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沱江,承载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包裹着先人的悲喜,养育着我们,同时也赋予我们探索、奋斗、坚强不息的性格……

转自:金堂县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