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贪婪让用户别无选择!

赚钱的速度赶不上印钞的速度,想要不被世界抛弃,关注金融是快速获取财富的最佳途径;本账号以时事热点为基础,结合自身多年资本实践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其中的金融思维,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习金融。

企业所有的东西最终导向都是围绕着用户在展开的,企业运营更要以用户为基准,脱离了用户独自行走最后一定是死路一条,所以说能够掌握好一些用户心理学,无论是对于产品还是对运营工作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阶段:贪婪:

贪婪一般对应的是初期阶段,对应的是拉新阶段,也可以理解为新产品运营阶段,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不熟悉,更谈不上什么衷心什么的了,这个阶段利用人性中的贪婪最为好用,用户能够以极小的代价获得极大的好处,那么机会自然就来了。

第二阶段:嫉妒:

嫉妒是中级阶段,我们都知道,人性的贪婪是无止境的,所以一味的满足客户的贪婪也是不可行的,在这个阶段能够运用到的最好的点就是“嫉妒”,当用户的嫉妒心理产生的时候,她就会忽略自身是否有占到便宜了。

第三阶段:痴迷:

这个就是高级阶段了,这也是运营一个产品追求的最高阶段了,就是说用户对于产品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了,所有产品用户都认为是好的,所有东西用户都认为是对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忠粉”,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现实中真的有人会这么傻吗?有,而且还不少,比如很多明星粉丝就是如此。

企业运营:贪婪让用户别无选择!

我们今天先来看第一阶段,利用贪婪的心理技巧:

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来吸引用户:

“从众心理“这个概念我们都很容易理解,比如街道上有两家饭店,一家冷清,一家门庭若市,那让我们选择我们一定会选择去门庭若市的那家,因为既然那么多人都感觉好,要么便宜,要么就是好吃,包括我们自己在网购的时候,也会选择销量多的,大家会觉得人多的地方要么质量好,要么价格低,这也是人性中的贪婪。

所以我们在做运营工作的时候,要善于利用从众心理,比如现场营销气氛要搞得热闹起来;做销售的要通过一些手段让销量看上去看好看;推项目的时候要有丰富的成功案例等等,第一个去花钱尝试的人很难,而有人有很多人作出了表率,那么内心的担忧就会减少很多,当年小米刚发行小米手机的时候,利用”饥饿营销“的手段,呈现出一种疯抢的状态,这里面就包含了从众心理,你能说你真的感受到了小米手机的好吗?

第二、利用沉锚效应来增强用户的意愿:

沉锚效应,是指用户在对产品进行判断时,很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者说是第一信息的支配,就像是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感受深深的固定在某处。

就是说客户在第一时间接触产品时,用户对于产品的定位,包括价格、质量等有了一个大概的”锚“了,所以我们如何来应用这个”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前面我发表了一篇文章,讲的是要懂的在客户的心中放一把椅子,大家可以去翻看下。

比如:

我们建立了一个社群,最开始这个”锚“是只限于会员加入,过段时间对所有用户开放了,用户的意愿就会很大。

我们给一款产品设定一个”锚“原价是200元,现在回馈老客户,价格为100元,用户的购买意愿增加了。

这其实就是用到了人性心理中的贪婪,原本得不到的,现在可以得到了,运用沉锚效应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时间仅仅抓住客户。

企业运营:贪婪让用户别无选择!

第三、利用荆棘效应让客户无法离开:

客户进来了,可不能让他随意的离开,想要让客户留下来,就要让客户“渴望得到未得到的”,而比“渴望得到未得到的”效果更好的办法,就是“害怕失去现在已经得到的”。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个国家抓住了一个战俘,但是该战俘非常顽强,各种酷刑加身依旧不能让他屈服,后来他们该表了策略,给战俘大鱼大肉美酒伺候,就这样两个月之后告诉他“如果你还不招,那么这些东西都没有了,于是这个战俘就全招了。

这就是”荆棘效应“,意思是说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也就是说容易向上调整,向下调整则很难,通常我们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我们的运营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给予客户的是便捷和好处,一开始可以先用价格的优势让客户感受到我们产品的质量优秀,当用户使用习惯之后,就很难再向下调整了。

比如前几年电信在推出”高清电视“的时候,刚开始大家认为普通分辨率的跟这个没啥区别,所以销量一直上不去,后来电信推出了免费赠送活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已经习惯了”高清电视“带来的视觉效果,普通分辨率的怎么看怎么不舒服,没办法只有乖乖的掏腰包了。

企业运营:贪婪让用户别无选择!

还有近几年微整形、打玻尿酸之类的美容手段非常火,效果立竿见影,爱美女士使用之后,习惯自己美美的,再也无法忍受原来丑丑的自己了。

不过这里面我们也要注意,使用荆棘效应也是有限制条件的:

1.用户没有其他选择:

打造独一无二的自己,永远奔着这个目标去,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2.用户另外选择的成本大于其要付出的成本:

同样的东西,客户如果选择另外一家所付出的成本要高很多,比如上面案例的高清电视,用户即使换个地方购买也是要收费的,而且价格可能更高,服务更差,所以可以接受,不能一开始就让用户觉得是免费的,要让用户知道这原本就是收费的,只是现在由于某种原因不收而已,否则的话就和第二天的”沉锚效应“相违背了。

不愿意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这也是人性中的”贪“,人有一种心理叫做“厌恶损失心理“,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要高出得到相同东西的价值。

第四、用确定性的结果来引导用户进行决策:

用户留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让客户进行消费了,这里有一个心理学效果,术语名为“ambiguity effect”,是指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一个有利结果概率已知的选项,而不是一个有利结果概率未知的选项。

比如说:A 产品可能给客户带来10个好处,B产品一定可以给你带来5个好处,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B产品,这一条与上一条与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比起”用户得到五个额外好处“,用户更在意“是否会失去原本已经确定的5个额外好处“。

比如饿了么上面的”准时达“,他就给了客户一个确定的结果:订单可以在几点之前到达,否则可以拿到奖励,因此有准时达的服务商家就比哪些没有的商家来的多。

做运营我们也要注意,不管什么产品,我们都要找到“一定可以实现”的几个点,并且反馈给用户,就能在用户决策犹豫不决的时候起到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