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股民為什麼賠錢?因為她們不知道為什麼炒股

為什麼炒股,這看起來是一個呆萌的問題,其實不然,想不明白的結果就是虧錢,而且是虧得死不瞑目!

有人說,炒股不是為了賺錢麼?

可是有多少人真正的賺錢了!

這是不是很奇怪?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原因就在於,股民炒股的心態不正確。

中國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就是有很多人,只想著賺錢,把很多做人的原則都拋棄了,以後人財兩空。

同樣,在股市裡,很多人只想著賺錢,卻忽略了很多重要的東西,比如你的初心。

當你只想賺錢的時候,你不會想著去學習,去研究,只寄託於有人告訴你賣哪個可以賺錢,最好是躺著就能賺錢。

懶人是賺不到錢的!

真正專業的交易者哪一個不是多年學習和實踐的結合?哪一個不是每天數小時的投入到股票研究中?成功沒有捷徑!

為什麼炒股?

炒股票是為了增加生活情趣和快樂!

很少有人能懂這句話的含義。


投資大師巴魯克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學會如何快速乾淨地接受你的損失。

那麼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需要投資者實施止損行為呢?

第一是主觀的決策錯誤。進入股市的每一位投資者都必須承認,自己隨時可能會犯錯誤,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理念。究其背後的原因,是因為股市是以隨機性為主要特徵的,它沒有什麼可循的規律。如果成功的概率是70%,那麼同時就有30%的概率是失敗。另外,任何規律都肯定有失效的時候,而這個時候也許就會被投資者碰到。當遇到失敗概率變為現實,或者規律失效,這時投資者就有必要揮刀止損,割肉逃生。

第二是客觀的情況變化。例如公司或行業的基本面發生意料之外的突發利好或利空,宏觀政策重大變動,戰爭、政變或恐怖事件,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做莊機構資金鍊斷裂或操盤手被抓……投資者只要遇到上述情況之一時,就必須止損。

雖然止損很重要,但現實中的止損是很難的。事實上,投資者設置了止損而沒有執行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因此而導致的投資者被掃地出門的悲劇也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止損為什麼如此艱難呢?

首先,是投資者僥倖的心理作祟。一些投資者儘管也知道趨勢上已經破位,但由於過於猶豫,總是想再看一看、等一等,導致自己錯過止損的大好時機;

其次,股票價格頻繁的波動會讓投資者猶豫不決,經常性錯誤的止損會給投資者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從而動搖投資者下次止損的決心;

最後,執行止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投資者眼睜睜賠錢的過程,人性的弱點在這時被放大得淋漓盡致。事實上,止損之所以艱難,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性追求貪婪的本能,讓每一位投資者不願意少贏幾個點,更不願意多虧幾個點。

止損是巴魯克多年闖蕩華爾街嚴格遵守的投資法則。每一次交易前,他都會給自己制定出止損價,一旦股價到此,他就會二話不說拋出手中的股票。他相信,只有敢於割肉的人,才能生存下來,在股市同樣如此。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巴魯克的話,也昭示出了止損的兩大原則:

其一,不設止損不進場。沒有制定止損措施的投資者肯定要吃大虧,也許一波較大的調整就可以讓投資者損失過半。因此,巴魯克告誡投資者,買入股票的第一件事,不是看它會漲到哪兒,而是看它會跌到哪兒,即便是投資者認為十拿九穩的股票,也要設定止損位,止損位可以把虧損控制在投資者可以承擔的損失幅度之內。

其二,止損計劃必須嚴格執行。這是一個誰都明白的道理,但執行起來卻頗有難度。對付它的辦法是,經常回憶曾經有過的最大失誤,這會讓投資者堅定執行止損計劃的決心。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忘記“買入價”和“止損價”的方式來迫使自己堅決止損。忘記買入價,是為了讓投資者淡忘賠錢的數額,更堅決地執行止損。而忘記止損價,是為了讓投資者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能做到當這隻股票有了買進信號時,投資者可以毫不猶豫地衝入市場,重新買入該股票。

股票市場的自由之處在於沒有人會領導你、干涉你。但這樣一個沒有約束的地方註定也是犯錯誤最多的地方。投資者必須嚴格約束自己,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一切技術性。這個道理,涉市越早的人,領悟得越深。


六種必漲品種的攻擊圖形

1、均線多頭排列的二次價託即形成金三角.如5日均線從10日均線上方轉到下方形成死叉,在短期內又回到上方形成金叉,即形成二次價託,就是人們常說的金三角。是個比較可靠的買點。這裡以東睦股份為例:如下圖,東睦股份2010年3月5號形成死叉,5日線穿透10日線轉向下方,然後一直調整到3月12號,5日線突破10線向上形成金叉,之後股指持續上漲到4月7號,漲幅達31%。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2.周K線,量線的三線開花.是指在三線開花的初始點,120日均線與250日均線是處於極度接近的平行狀態,此時20日均線從下向上穿越這兩條均線的技術走勢,形成均線的金叉穿越。這次我們以多倫股份2011年6月3日走勢為例,如下圖:圖中白線為20日均線,黃線為120日均線,紫線為250日均線,大家可以觀察圖中1234處白線的穿插情況,並且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極度接近而且處於平行狀態,朋友們可以找出當時多倫股份的走勢圖來對照一下。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3.周MACD.DIFF向上叉MACD,並且在周MACD0軸線上出現紅柱.這裡我們以鼎立股份2010年12月10號周線MACD的走勢圖來說明:如下圖,鼎立股份的這波走勢非常明確的驗證了3的說法。之後該股連續拉昇4個月,累計漲幅達148%。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4.股價站在30周均線之上呈多頭排列,量線呈現三線開花的局面.大家可以看看龍錦股份2007年1月15日之後的走勢,5日均線、10日均線、30日均線為例,而且他的MACD走勢圖也再次驗證了我們前面第三點的分析,如下圖: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5.周KDJ>50以上,日KDJ>60以上但<90,則必然爆漲.比如2000年2月25日多倫股份的周、日kdj圖,大家可以看看當時周kdj和日kdj數值,然後可以對比一下當時該股走勢圖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6.在日布林帶中軸以上止跌啟穩的往往能大漲,同樣周布林帶也是從中軸之上往上漲,這類股票往往要大漲.下圖為多倫股份11年6月24日以後布林線日線和周線走勢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炒股是可以成功的,但是很難,很難。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可以說一下減肥,減肥的成功率很低,不到10%,為什麼呢?肥胖的根本原因是“食慾”。控制不住食慾是不可能減肥成功的。而炒股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每一個人,都是“財迷”。不要不承認,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都是“財迷”。這是幾乎每一個股民必然成為失敗者的根本原因。有個成語叫“利令智昏”,利益可以使一個人的智力完全喪失。有一句話,在社會上,“一個個都是精英,但一進了股市,全都昏了頭”。所以,想炒股成功,首先要控制自己的貪慾之心。

股災三週年,教會了我們什麼?不要加高成本的槓桿

巴菲特說過,投資不要加槓桿。不過後來研究巴菲特的時候,發現其實他的商業模式是加了槓桿的。只是這種通過保險公司加的槓桿,是非常低成本的槓桿。所以對於我們來說,投資也是千萬不要加高成本的槓桿,或者如果你不是巴菲特,建議不要加槓桿!

有一句話叫做盈虧同源,三年前的股災源於槓桿資金的推動。許多人一開始通過加槓桿看到了盈利快速增長,個人資產到了一個巨大的級別。但是這些加了高槓杆的人,最終也都因為槓桿而被市場消滅。

我們看到許多人,已經有幾億身價,甚至更高,卻因為槓桿最終一貧如洗,回到了原點。有些人把積累了幾十年的財富,在短短的幾周之內就灰飛煙滅。還是那句話,盈虧同源。如果有人最早是通過“賭博”發家,那麼最終也會被賭場消滅。

高槓杆也會導致一個人技術動作變形。大量的決策都是在非理性的情況下做出。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不要相信政策底

政策底永遠不是市場底。在越來越市場化的股市面前,沒有一個人,一個政府能完全左右市場的走勢。無論是2008年的股災,還是2015年的股災,許多人虧錢是因為相信了政策底。但歷史一次次證明,政策底永遠在市場底的上面。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是不希望自己國家的股市上漲的。但是股票市場的漲跌,最終完全取決於這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的質量,以及宏觀流動性等因素。

不要盲目抄底

A股是一個單邊做多的市場,所以單邊多頭市場的思維很嚴重。每一次下跌,大家的第一個反應是:明天買什麼,抄什麼?許多人都是抄底炒死的。三年前的股災,其中經歷了好幾次下跌,每一次下跌過程中都有大量的千股跌停。有些人第一次躲過去了,第二次又躲過去了,卻死在了第三次。許多人在第一波股災結束後,以為市場就此起來了,抄底進去,最後被消滅。

我們一直認為,A股還是比較不錯的市場,熊市持續的時間一般就是一年。2008年的熊市經歷了一年,之後是2009年週期大反彈,以及2010年中小盤的牛市。2011年的熊市又持續了一年,之後是2012年的白馬股行情,2013年的創業板啟動,2014年的牛市初期。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熊市,其實真正也是持續了一年。許多人以2016年熔斷作為結束,但理論上沒有人能夠買在最低點。即使2016年的年中入市,依然能享受到後面的白馬股行情。

耐心是一種美德,任何一次熊市出現,投資者應該先把錢存銀行一年再看。

不要買垃圾股

在雞犬升天的牛市中,垃圾股的彈性是最大,表現是最好的。無論是2007年還是2015年上半年的全民牛市,買垃圾股收益率是最高的。但是what goes up, might comes down。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垃圾股怎麼上去,怎麼下來。最終創新高的都是好公司。好公司雖然在牛市中跑不贏垃圾股,但是因為盈利的持續增長,好公司是真正能給投資者創造複利的。而垃圾股,本質還是博弈。的確有人在高點能夠賺了很多錢逃頂,但這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君子不立圍牆之下,在垃圾股中博弈,中間的各種因素和環節太多。而投資本身應該做簡單的事情,追尋奧卡姆剃刀原則。三年股災過去了,我們發現市場是獎勵了那些持續買入和持有好公司的投資者。

複利來自公司盈利的持續增長,我們最終發現,A股能持續增長的好公司少之又少。倒是持續吹牛的公司越來越多。雖然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是垃圾公司還是會被記住,越來越多人選擇敬而遠之。

流動性收緊是熊市的共同特徵

A股過去10年真正意義上的熊市是2008年,2011年和2015年下半年。三次熊市都有不同的經濟背景,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特徵:流動性收緊。這種流動性收緊是比較全面的緊張,並非季節性的流動性緊張。我們只要看到流動性出現大方向上的收緊,那麼熊市很可能就會到來。市場永遠不是漲多了下跌,背後還是有基本面的因素。

除了股票,還有愛和生活

最最重要的是,人生除了股票,還有愛和遠方。不要因為股票的波動,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影響了我們心中的愛。股票市場的財富,本質上應該更好的讓我們去享受生活,而非本末倒置。三年前的股災,也看到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金錢是幫助我們更好生活的工具,但生活從來不是關於物質,而是關於靈魂的昇華以及對愛的認知。

物質的世界可能最終是一場幻覺,但是這個世界裡產生的愛和情感,都是最真實的。


“善輸、小錯”是成功的關鍵

在股市中想要穩定持續地獲利,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幾乎是唯一的途徑。任何成功的交易者都有一套待合自己風格的交易系統。

而系統化交易的關鍵則是"善輸、小錯"交易是一個善輸者的遊戲,只有謙恭地對待市場,聽市場的話才能有好的收益。

因此,我們提出一個經歷大量實戰的交易者才能真正認識到的問題,就是必須真正地接受虧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才能一貫執行。只有構建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嚴格執行的交易者才能在市場上生存下去,才能獲得持續穩定的盈利。

很多交易者僅僅把接受虧損的概念停留在思維意識中,更有甚者還沒有準備接受虧損。知道止損與接受止損並執行止損還有一定差距。很少有人能夠做到連續按照條件果斷止損,能夠做到連續10次按照系統信號離場的人可能不到20%,能夠持續嚴格按照既定系統執行的人可能不到1%。

市場好像有一種魔力在阻止人們下單止損,這是人們的"貪婪"和"恐俱"心理在起作用,人們害怕做出後悔的決定。在進場時,傾向於尋找更好的價位;在盈利時,傾向於等待更多的利潤;在虧損時,傾向於等待市場反彈。而行情就是"在猶豫中上漲,在希望中下跌"。這些都是沒有系統化觀念的表現,不能客觀地、果斷地做出對策,最終的命運往往就是錯失好的時機。

時機優先於價位,為了幾個價位而錯過一次操作時機,這是因小失大的表現。從價格與成交量上來看,恐慌性殺跌往往是由大虧的賬戶不顧成本地瘋狂賣出造成的。劇烈的價格波動反應的是人們割肉時的慌不擇路,而這時也往往是階段底部,因為這時是大多數感覺交易者"絕望"的時候。

沒有合理的離場計劃,不僅會對賬戶資金造成損失,更主要的是對信心的打擊。這是一個決定成敗的關鍵,可很多人還是不能正視,甚至是不願面對。其更大的損失是使交易者失去了構建自己的交易系統的機會,或者失去了繼續使用交易系統獲得利潤來彌補虧損的機會。

客觀上看,盈利其實就是要儘量做到上漲時在市場內,下跌時在市場外。如果在一次完整的上漲與下跌循環之後讓你再碰擇的話,你一定會選擇在上漲之初進場,在下跌之初離場。躲過的下跌是在為以後的上漲積累空間。

交易系統並不神秘,大部分交易系統源於一個觀念,"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高成功率的交易系統基本上很少,即使存在也因為選擇了過於嚴格的限定條件,這會使得交易機會變得很少,或者靠縮短交易週期來換取高成功率但相應的獲利空間也會變小,以至於一次大的虧損就將數次的盈利化為烏有。大部分的交易系統的成功率在50%左右,而捕捉大趨勢的交易系統往往僅有40%左右的成功率,在這種低成功率的情況下,止損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儘量使每筆交易的虧損限制在5%到10%之內,而用捕捉到的大R(高盈虧比)的利潤來彌補損失並獲利。如果沒有鐵的紀律來執行止損,又怎麼能持續執行交易系統,直到捕捉到大趨勢呢?所以說,交易必須有一個大局觀、策略觀,輸掉一次戰爭,贏得一場戰役。

不"善輸"的交易者多數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而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抱著燒幸的心理拒不認錯會對系統化交易者造成如下負面影響:

首先,容易對交易系統失去信心,背離成功交易的正確方向。交易系統本身造成的虧損是交易系統本身能預料到的,它是合理的用來換取更大利潤的戰略性虧損。所謂"欲想取之,必先予之"。"系統內的虧損是正確的虧損"、嚴格執行待合正期望的系統必然會獲得回報。而拋棄系統,拒不認錯的行為,往往會造成更大的虧損。有些交易者會認為虧損是由系統造成的,這種迴避責任的想法是十分不利的。要知道,交易系統只是工具,它是交易者交易思想的物化。如果錯也是交易者本身的交易思想或方法的錯誤。

其次,導致資金的大幅縮水,增加機會成本。做不到"善輸、小錯"不僅會使資金減少,而且會錯過很多好的獲利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如果先前能做到嚴格止損,那麼後面就會有更多的資金來把握成功率較高的機會。這樣一,就會相差很多的獲利機會和利潤。

最後,重新進入只重技術分析的誤區。交易者偏向於追求入場的準確率,而忽視離場的技術。由於不肯面對虧損,不能接受低於心理預期的勝率,因而不能使交易系統完成。最終摒棄系統化交易而重新進入以技術分析提高準確率的誤區。這樣,使剛剛出現的星星之火就熄滅在了萌芽中。

綜上所述"善輸、小錯",樂於接受虧損是系統化交易成功的關鍵。我們的系統是為多次交易準備的,一次普通的戰鬥不足以影響一場大的戰役的結果。如果有這樣一個系統,其成功率為50%,盈利與虧損比為3R:1R,即R值為3,那麼,一次操作的虧損會增加另一次操作的成功率,只要我們堅持這個交易系統,止損掉的1R不但會被下一次盈利的3R彌補,還會有2R的利潤。我們為什麼不用期待虧損的心態來做交易呢,這樣會淡定很多!當然是在系統化交易的基礎上。

深藏不露的68歲上海股神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用最賺錢的方法賺錢


怎麼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交易員

成為一個優秀的專業交易員十分簡單,只要你能樹立在市場上生存的正確原理,並堅持恰當地運用它。 我所關注的重點只是與趨勢有關的一切因素,正確的把握趨勢後,整個交易系統的勝算都已大大提高了。 不要試圖預測白雲明天的形狀和今天有何不同,你只需看到烏雲濃重時帶一把雨傘出門就行了。金融市場上的語言就是——趨勢真正突破時跟進!

輸家不但從數量上還是資金量都要遠遠超過贏家,便成為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所以美國華爾街流行這樣一句話:市場一定會用一切辦法來證明大多數人是錯的。

技術分析只是研判趨勢是否能持續,是否會改變而已! 我很少受傷,因為我的最大原則就是避開風險而不是賺多少錢。

在下跌浪時,找支撐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下跌的速度比上漲的速度大3倍,因為,恐懼比樂觀還可怕。 我的自信來自於我的失敗,策略的目的在於讓我們可以控制風險,而不是獲取最大利潤。

金融投資是一項嚴肅的工作,不要追求暴利,因為暴利是不穩定的,我們追求的是穩定的交易。做交易的本質不是考慮怎麼賺錢的,本質是有效地控制風險,風險管理好,利潤自然而來,交易不是勤勞致富,而是風險管理致富! 傑出人物如牛頓、愛因斯坦、羅斯福都在證券投資中遭受挫敗。牛頓在事後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策略重於預測”的觀念,非常非常重要,策略可以在你預測不準的情況下挽救你的小命。 要有好的心態,信自己的理念和模式(當然是被證明正確的),不為暫時輸錢而隨便改來改去,我們終究能慢慢向羅馬爬去。

勢不變則守,勢變則動。在一個下降趨勢沒有改變的時候,要堅守住自己的現金;在一個上升趨勢沒有改變的時候,要堅守住自己的股票; 所謂“趨勢”者,乃眾緣和合而生。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如此而已(緣:各種促使、生成趨勢的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因素)。趨勢來時,應之,隨之;此趨勢去而彼趨勢來時,亦應之,再隨之;無趨勢時,觀之,待之。

投機市場生存的兩個基本原則:順勢交易、嚴格止損 。事物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就像船的轉向一樣,越龐大的船隻,轉向的過程就越緩慢,也越艱難。趨勢一旦露出苗頭,就會延續下去,即使是再次轉向,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完成。這就是慣性——趨勢的本質!在一個大範圍內,走勢具有極強的慣性,或者說連續性。當中長期均線開始轉向的時候,龐大的體系慣性將使它延續這種趨勢。這就是市場中的確定性,精明的交易者就是利用市場的慣性來賺錢!

真正的利器是自己的感悟與思想,跟隨趨勢交易---永遠不被市場淘汰的技術。我有手段儘快地終止錯誤和有辦法儘量地延伸正確。

聽說過技術分析誤區嗎?多數人過於關注細節的研究,以致忽略了大圖形的蹤跡。日常運動的預測不可能達到起碼的精確度,但是長期趨勢是可以判斷出來的。時間越長,趨勢越肯定,秘訣雖簡單,但多數人極難做到。不是他們不知道,而是因為人性的弱點。

你的意思是趨勢向上就無堅不摧嗎?是的,做股票講究的是恰當,而不是精確。頭腦清醒的人善於審時度勢,他們明白真正的勇敢在於善於躲避危險而不在於征服危險。

介入的最好時機是等趨勢走順的時候才介入,什麼時候趨勢走順了,趨勢明朗了,趨勢的發展已成為必然了(上漲成為必然),這才是介入的最好時機!常勝將軍不一定都驍勇善戰,但是他們卻善於選擇形勢,對他們來說是必勝的時候才出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