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再考研和本科直接考研,差别在哪儿?

一只漂亮的花狸

个人强烈建议本科直接考研!

当下认可度高的还是全日制研究生,尽管国家将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的时间和难度与在职研究生进行了调整,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都在12月的第三个周六周日考试,且在职研究生的试题难度较往年加大,但毕业后的社会认可度还需要时间。


很多人认为本科直接考研在精力上会比就业后考研要充足,其实对于具备学习方法的考生而言差别不是太大,而且录取院校对于应届和往届的区别几乎没有。只是本科时期考研学校内及同学间的信息源较多,考研氛围比较浓重,在自身定力的驱使下还有外界助力。工作后考研的外界氛围几乎没有,同事之间都在为了各自的事业前程而努力,这是为了学业奋斗的考生尤其需要权衡考研的意义、考研的利弊,否则真的容易松懈而失败,或是动摇报考院校的决心,后期随便将就,这不仅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是浪费了金钱。

当下的市场竞争需求下,很多单位/企业为了整齐实力的提升,强制在职员工考研,单位/企业给职工报销学费。所以个人觉得要是为了学术深造,那本科考研顺理成章,如果为了逃避就业而将就读研,这不仅输掉了年轻的资本,而且普通院校的研究生还真是竞争不过名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再者,如果工作不错单位又不同意职工离职调动去深造,那还是要慎重,一方面你可能考不上理想的高校,其次你毕业了找的工作不一定比现下的好,最后就是工作后经济负担需要权衡(是否能争取到奖学金、生活开销来源)。


Co姐日志

实话实说,我更建议同学们本科直接考研,而不是想着工作后看情况考研。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时间问题。咱们上过大学都知道,一般大学生的大三阶段虽然专业课会多起来,但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习时间会更充分,这个也是复习备考的最好时间,一定要珍惜。上班之后,不光是工作压力,更多的是生活压力;你想想,每天早起上班,拖着疲惫的身躯上一天班,然后下班挤着公交地铁到家,吃饭洗澡后你发现已经不早了,这个时候你再要复习,时间和效率都是有限的;这个还是正常状态,你要是在有点应酬,找个男女朋友,你的有效复习时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

第二:知识的有效期。本科阶段,虽然有的同学学习不是太努力,有的时候上课也不是太上心,甚至很多的时候是考前一星期甚至是几天熬夜轮轴复习,但是毕竟平时还是能学到不少知识的;如果等你毕业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在大学中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用不上,而且很多同学毕业之后找到的工作技能性并不会太强,那这个时候你再想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就会发现失去了太多太多。除了专业知识,英语、数学这两科都是需要有不错的基础,且需要持续性学习的,如果中间段了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那捡起来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第三:含金量问题。在职人员有很多考研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尴尬的事情,就是要考全日制的还是非全日制的。如果要考全日制的,一般都代表着辞职读研,这种选择就会影响两类人:家庭基础不是太好的或者是现在在职单位不错的人员。如果考非全日制的,其实含金量并不是很高,所以如果你不只是为了个文凭的话,个人推荐考全日制的。

最后说下,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能在本科阶段就考,实在不行或者有其他的客观因素,你也可以选择工作之后再考研,而且我每年都会遇到很多在职的人员考上非全日制的或者全日制的甚至是985,211类学校的研究生,最终能否考上还是看你个人的决心和你为了考研能够付出多少。


考研张雪峰

知识记忆度和时间精力不同。

你本科直接读研,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学习,知识也没有全忘干净,即使忘了,也可以问老师同学。

你如果工作后再读研,每天除了忙工作的事还要操心学习,你没那么多的精力,大部分人的回家时间都是累的躺在沙发上,动也不想动,心里想明天再学习吧,今天太累了,也不差这一天。

所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一是对知识的记忆度。

你本科的时候,东西没有全忘记,还有一部分底子,工作了,琐事多了,知识记忆的也不多了。

二是时间

你本科除了上课,其他的时间都是自由的,想做什么做什么,可以无限制的学习。

而你工作了,时间是分散的,学习的难度就加大了。

三是精力。

你本科读研,基本上每天只有学习,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你工作后,精力大多给了工作和家庭,分给学习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综上所述,如果大三的人纠结考研再工作,还是工作再考研,我劝你,还是能本科考研就直接本科读研,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自制力很强,再强的自制力也抵不过劳累带来的精力消耗。你没时间,没精力,学习就变成了个很困难的事。再简单的东西你也可能觉得很难,实际上,如果你有精力了,学习并不难。

工作读研和本科读研差别主要是时间,精力,知识量。希望大家能考虑再三,再做决定。

智联校园 谢蕊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根本的差别是,有工作经验的人,会更懂得珍惜时间,方向也更明确。

本科直接考研,当然要容易得多。很多人开始大三就开始准备了,这样毕业后直接读研究生,无缝对接。如果我们从“获得硕士学位”这个直接目的来考虑,毕业后直接考研,节省了时间。但是,应届生直接读研究生,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缺陷,会把大学无忧无虑的状态延续到研究生生活中去,大学时候懒散,读研究生的时候也会懒散。

那些有过工作经历的人就不一样,他们知道社会是怎么一回事。他们要么是因为对工作不满,要么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用,或者,他们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要通过考研成为专门人才,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工作后读研的人都会更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他们不太会逃课,因为这种“浪费”他们直接会换算成钱:我这是损失了多少?相比之下,直接读研究生的人,逃课的就多了起来。

还有一个区别是,工作后读研的人,经济条件要好很多。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个同学,他本科后在深圳的法院工作了四五年,后来不想干法官,而是研究文学。他有一笔不大不小的存款,每次一起吃饭的时候,他都会显得比较阔,这很让人羡慕。我们这些直接读研的人,虽然靠自己打工也能赚一点生活费,但是却是不折不扣的穷鬼,想约会女孩子都不敢进很好的餐厅。

因此,那些工作后读研的人看起来更有魅力一些,就是自然而然啦。他们更成熟(年龄上会大一点),也会更有钱,而且他们有社会经验,懂得社交礼仪,有时候也有点社会资源,这都让他们成为更有魅力的人。后来琢磨,还是工作几年再读研究生比较好,不要考虑年龄和时光,因为最终还是要看一个人能活多少年,至于研究生晚读几年,实在不算什么。


张丰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什么时候考研都不会晚。我就有同事,高三物理老师,一直坚持多年考研,每次都是折在英语上,考了好几次之后终于“跳离苦海”。

最可怕的状态是:自己要什么都不知道,读大学期间想着赶紧找工作,各种混混沌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发现自己的起点很低,想通过读研来改善自己的某些状态,又开始患得患失一边工作一边想着考研,各种纠结。

更可怕的是,为什么要考研?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只是觉得考研后工作会更好找一些,没有对自己未来系统性的规划,就算考研之后,社会/职场也不一定有自己想象的简单和容易。

当然,在读本科期间考研是最容易的,一般进入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之后,课程的压力变小,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而且还在学校期间,英语的基础还在复习起来难度不大,数学也是这个道理,而且只要说是考研,在经济上父母也会大力支持,这是最好的状态。

人生就是如此,不要患得患失,有了目标就去努力,去拼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九斗学生心理

看来前面一些答主说的,一些答主并没有区分回炉再造的考研人身边工作边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辞职全职考研,实际上,考研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选拔性考试,边工作边考而考研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现在考研竞争有越来越大的明显趋势,不辞职考研而能成功的可能性更加微乎其微了。就我所遇到的和知道的,工作几年后回来考研的回炉再造型考研人,很少是一边工作一边考研的,绝大多数都是辞职(少数保留工作但不需要上班)而全心全意备考的。而且这种工作几年后回来考研的人,辞职考研具有某种普遍性,因此,我今天论述的是辞职考研的人与应届本科生考研的差异对比。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考研的动机和目的,回炉再造型比应届生往往更加明确。

工作后再考研,打算回炉再造,往往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通常也基于各种现实原因想清楚了为何要考研,所以考研动机和目的往往比较明确,而应届生考研,除了部分深信必须考研的考生之外,不少人其实是因为就业压力大等原因而很多人考研而随波逐流的。最重要的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在社会和工作中历练的经历,应届生往往对自己喜欢什么行业,以后打算从事什么行业,自己更适合干什么,以及对就业市场情况的了解等,都比较模糊,为考研而考研的情况比较普遍。而回炉再造型考研人往往不一样,辞职回来考研,通常有自己足够的理由。有人因为学历不够难以晋升而回来考研,有人因之前的平台不佳而希望通过考研提升,有人因工作后才逐渐发现自己更适合更喜欢某个行业,希望通过考研读研改变职业方向,等等等。毕竟,工作几年后,经历多一些,历练多一些,人会成熟一些,做出考研抉择往往更务实一些。

二、回炉再造型考研人比起应届本科考研,总体而言,往往学习能力要差一些。工作几年回来,相对应届生而言,可说是大龄了,记忆力往往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工作阶段并不像学生那样天天和各种学习方面的内容打交道,几年下来,脑子会有“钝化”现象,比起在校生,学习能力真心会打折扣;由于经历社会,往往心思会杂一些,复习备考很难进入状态;而且往往会比应届生多一些社会关系和各种事务,会分散不少精力,很难做到像应届生备考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这一点,真正工作过再回来考研的人往往会有体会,我自己就深有体会。

三、回炉再造型考研人相对应届生考研的难度大得多,通常很难考得好,考上往往不容易,要考上考上名校更难,考研失败的比例往往很高。这一点是与上面的第二点一脉相承。学习能力下降,备考精力受到牵扯,回炉再造之路比较难。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和经验,乃至个人观察,建议回炉再造型考研人,回来考研,追求上进自然是好事,但还是需要慎重,特别是在考研目标的选择上,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回炉再造型考研人往往会比较高估自己,总觉得当年本科时代自己如何了得,殊不知那只是过去的经验,工作几年后学习能力下降这种事实很难在做决策时考虑进去,而是往往想当然地觉得现在的自己与几年前刚刚毕业时的自己比较考研更有优势。实际上,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回炉型比较应届生只会是劣势而毫无优势可言,除了动力可能会强劲一点目的明确一点。如果考研失败,应届生可以轻松选择二战,而回炉型则往往在是否再战的问题上面临比应届生考研更大的困境。

当然,人的潜力往往自己都不太清楚,只要想清楚了,尽量全力以赴,任何考研人都是可以取得好成绩而成功考取自己心仪的学校的!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我是研究生已经工作两年了,说说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最大差别有以下几个:

1.综合成本。首先是时间,你都已经工作了,不能像在校生一样,有那么多时间去看书学习。第二,经济生活成本。你要是辞职考研那就是要放弃现在的工作,现有的生活,孤注一掷的拼搏!第三,精神成本。你放弃所有去考研就要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另外还有家庭、学习压力等!

当然还有一种就是考在职研究生,现在各大院校推行双证政策,也就是说读在职研究生可以拿双证,但这肯定跟全日制有明显区别的,价值没有可比性。但比以前还是好很多,我建议你可以尝试这种!

2.学习艰难。工作的人要想再捡起,即使再学习,书本的重量也要比在校生重很多,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行。

3.目的性明确。这一点要比在校生更鲜明!工作考研肯定因为特定需要,或者不满足于现状想提高学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某一职位就需要研究生学历等。那么这些也是你考研的动力,跟在校生相比,动力会更大一些,毕竟需要破釜沉舟的魄力和决心。在校生考不上还能找工作对吧。

4.找工作有区别。当然这一点是针对你放弃工作考研来说的,等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的年龄相对于其他人会大一些,这是一大劣势。但是你有工作经验,这又是你的优势,中间还要考虑家庭孩子等因素,所以找工作会受到一定牵制。

所以当你要决定考研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利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笨小孩的大学

我就是工作后考研。

首先,说说两者考研的优势。

工作后考研,你会更加明确考研对你的重要性,你知道考研带给你的利益有多大,在这种利益以及对前景的憧憬下,你考研的动力十足,你的目标更加明确;

本科直接考研,学习氛围比较好,考研压力没有那么大,不需要租房子,而且学校图书馆也为考研提供了很多资源和便利。



其次,说说两者考研的劣势。

其实也可以这么说,工作考研的优势可能是本科直接考研的不足之处,也可以说本科直接考研是工作后直接考研的劣势所在。

工作后考研,已经长时间没有学习,学习起来,可能会有点吃力,而且工作后,再次考研,可能找不到一起考研的伴,另外租房子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但是对于有一定存款的上班族,这可能是小事一桩。

本科直接考研,存在盲目性,随大众,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只是觉得身边的人都在考研,也加入了考研大众,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巨多,然而考试时,数量只是前期考研大军的九牛一毛。

我建议,一定要针对个人情况,合理做出抉择。


制药考研

你好,北京新与成商学院免联考MBA薛老师来回答:

大四毕业直接考研和工作后考研的第一学历都是本科,但是毕业直接读研是应届生,工作后读研就是往届生,这是区别之一。

工作后年龄至少要比同届研究生高个1-2岁,毕业的时候有的城市也会卡年龄。

大四的时候一般是没什么课了,这个时候时间很多,也是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最重要转折点,很适合考研或者找工作,或者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走,而如果在工作后考研,一般是很难集中精神去学习的,这个时候干扰自己做决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大四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会考研,这时候很有气氛,可以和同学一起复习,这点很重要,如果工作后,你就基本一个人单独复习了,而且这时候你对考研相关的咨询和信息也很难了解的比在学校的时候清楚了,因为工作的时候你的信息渠道不像在学校时候那么广。

很多好的学校都更喜欢应届毕业生,而工作之后的人相对来说就会更加没有优势,关于全日制还是在职的问题,是看自己报的时候怎么报,和你是在职还是应届没有关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知识报考点不同。

如果工作后选择辞职报考全日制研究生,其待遇就与你大四毕业直接考研相同,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双证,如果你考在职研究生,就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没有说是研究生毕业证书。

毕业之后头几年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耽误不起,对于热门的岗位来说,年轻本身就是优势,比如公务员,35岁之后就不允许报考了;走学术的道路,如果40岁才从学校博士毕业,别人都依靠一定的研究成果当上博士生导师了,去企业工作之后,就会发现企业里更是年轻人的天下,甚至许多IT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下,年纪大了还从底层做起,是非常不利于自己身的发展的。

所以如果可以大四就准备考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工作后准备考研,那就读个在职的吧,工作后读全日制研究生成本太高。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城大MBA薛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本科后考研,硕士毕业后工作,工作后读博的过来人,分享下我的真实感受。我想从收益上来谈谈,到底是直接考硕士好还是工作后再考。

首先,短期经济收益。有些人可能觉得工作后自己有收入了,经济状况会由自己掌握,实现经济独立,自由地做自己想做而没做的事。但是现实是除了一些眼下热门专业外,本科毕业月收入真是微薄的可怜,以药学领域而言,基本在税前4K-5K左右(北京),交完五险一金和个税到手能有多少,再扣除房租水电伙食费,还能结余多少?够自己自由支配?我甚至听过本科工作后还要靠父母接济的。当然这是毕业初期,后期随着工作时间延长工作经验的积累,工资会增加不少。但大部分人往往恰好达到或略高于应届硕士的薪酬水平。而直接读硕士期间,虽然没有工资性收入,还要交学费,但是2014年以后,补助和奖学金额以及覆盖率也得到提高。而且根据各课题组的经费情况,劳务费方面也会有不错收入,尤其中科院系统和我所了解的协和的一些所,生活来说是不愁的甚至会不少积蓄。这方面我认为直接读研优于工作。

其二,长期经济收益。其实以上讨论了读研期间和直接工作三年的短期收益,接下来讨论一下三年后的长期收益。1、此时的收入水平起步其实是相当的,但是就加薪潜力和升职潜力来说,拥有硕士学位的员工显然是比本科大的很多。把加薪和升职潜力考虑进来,我认为直接读研是优于工作后读研。

其三,时间收益。人生几多春秋,校园生活美好得让人恋恋不舍。我个人很希望能延长这份美好。此外,人年轻的时候精力充足,能够很好的应对课题研究不顺的压力以及有耐力应对生活压力,毕竟这时候大部分是没有家室的,没有负担。而工作后再读研可能在读研期间就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了,毕竟年龄到了。因此,这方面我认为直接读研是优于工作后读研。

其四,硕士学位的优势。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可攻退可守,硕士毕业后可以直接工作,如果工作机遇不错发展很好,就更好了,如果发展不是很好或者工作对学位要求很高,还可选择读博,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出国或国内)。



最后讨论一下,工作后准备读研的难度。考研和考博是不一样的,考研的难度还是很高的,纵然比不过高考,但是还是非常激烈。没有充分的准备,折戟的概率还是蛮大的,而工作恰恰无法满足充分准备这个必备条件,不是说不可能而是说很难。我认识的朋友有辞职全心准备的或者选择在职研究生的,但是边工作边考研还成功的,我是没听过。

因此,综合以上,我强烈建议大学第三年的时候就开始准备考研吧,不要等到工作后再看看考虑是否读研,让自己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