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昨天去新清华学堂看了老同学宁浩监制的新电影《我不是药神》。没有问故事梗概,只想真实的观看一下。说实话,我们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但是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早期他成名的《疯狂的石头》,我其实看了多次,觉得看不太懂,也get不到黑色幽默的点;到了《心花路放》,我开始接受和喜欢了,我喜欢那种倒序交织的拍摄叙事手法,有一种“动脑子”的状态——事实上,我觉得中国电影的投资越来越大,拍的水平却越来越低,视觉上美轮美奂,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可是故事结构、合理性却太差,导演的手法又支离破碎,以至于很多电影我觉得是给智商损伤的人看的。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这次的《我不是药神》,导演是文牧野,宁浩是监制、他的坏猴子公司出品,徐峥也是监制和主演,这个“两弹一星”的组合被网友形容为“宁浩加徐峥,情深一口闷。”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故事是根据陆勇事件改编的。陆勇是江苏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如果每天服用正版药品,全年需要花费38万余元,他的经济状况是没有问题,但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其他白血病患者却只能等死。陆勇走上了海外代购国外低价仿制药的道路,他也通过网购的信用卡为很多病友代购了这种药物,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也正因为代购仿制药,他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消息爆出,几百名名白血病患者曾联名写信,请求对陆勇免予刑事处罚……而通过他代购的药品延续生命活下来的患者超过千人……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影片的故事是做了艺术加工和改编的,我觉得很成功,矛盾展开的节奏把握的很好。把程勇从生活困苦到大着胆子去印度开辟走私平价药品赚钱,再到洗手不干做实业,再到朋友因病丧失希望去世后他又开始无利润代购药品,最后是贴钱给病友们购药,逻辑清晰,故事情节紧密,几个主演黄毛、牧师、思慧乃至假药贩子张院士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几个人的人物性格都是连续的、一贯的、符合剧情发展的。

所以,《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导演在线、拍摄流畅、演员对路、剧情合理、逻辑准确的中国电影,决定了它必然成为经典。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在首映礼现场,清华的师生们、著名演员刘晓庆、黄晓明都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确实,影片中也有很多感动我的地方:一个是病友老太太说:我们就是想活下去,有错么?一个是大家看着程勇问:这次你卖多少?他毫不迟疑的说500(正版药品两万,印度仿品进货价500,他原来卖2000)。还有就是影片有很多对比镜头:上海明珠塔和破旧的民居;程勇从印度街边的药店出来,街上一个个神像从烟尘中穿行而过;程勇从吕受益灵堂出来,含泪开着车行驶在错乱的立交桥间……所谓秩序的恪守与对生命的渴望,就是矛盾而共存。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中国电影自己的路其实不是商业化学习,因为商业化其实可以很快复制;是产品本身如何回归。中国近期的电影视觉好于故事,手法堆砌而无目的,故事空洞而智障搞笑,这些都会成为精神垃圾。而《我不是药神》是少见的真正拍给正常人看的电影,加油。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势必经典的《我不是药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