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6月22日上午10點30分,隨著首節間鋼桁梁精確架設就位,由中鐵四局承建的中老鐵路玉磨段元江特大橋正式進入鋼桁梁安裝階段。

元江特大橋位於雲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老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和紅河上第一座鐵路雙線特大橋。大橋最高的3號橋墩高154米,相當於54層樓高,是世界雙線鐵路特大橋第一高墩;主跨249米,為世界同類橋樑最大跨度。

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據中鐵四局元江特大橋項目總工程師謝露介紹,該橋飛跨紅河高山峽谷,兩側山坡坡度高達70度,橋面到江面高差237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在橋樑架設過程中,將會出現最長懸臂達124.5米工況,還要面對山谷地區高達20米每秒的風速考驗。為滿足鋼桁梁線形調整需要,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將建立一套監控量測系統,運用全站儀、GPS設備觀測線形變化,在杆件上安裝應變片感知鋼樑形變程度。工作人員在橋臺及各墩頂佈置三維智能千斤頂及抄墊板等縱橫移糾偏裝置,並在墩頂安裝球形支座,利用墩頂縱橫移糾偏裝置和溫度調整法,分步驟調整合龍口縱向偏差,以確保主橋精確合龍。

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考慮到現場環境保護需要和施工難度情況,在精確計算橋墩受力數據,確保橋墩滿足橋面承重和自身載荷的前提下,大橋共設置4個主墩和2個橋臺。”項目經理王炳巖說道,“但在鋼桁樑架設過程中,由於主墩間距過大,不能滿足鋼桁梁懸拼架設的需要,項目部參考同類型橋樑架設方案,並根據本橋樑結構特點,通過建模計算,“量身”設計了11組臨時墩支架用於輔助鋼桁梁懸臂架設,其中L6號超高臨時墩高達133米,相當於48層樓高,創國內同類超高臨時墩之最”。

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根據橋樑架設需要,每個臨時墩需承受4000噸的荷載,對臨時墩的穩定性和安全構成極大挑戰。在超高臨時墩的結構選型上,項目部通過分析國內常規橋樑格構柱支架製作工藝,結合對現場地質地貌、自然條件的考察,並使用計算軟件對超高臨時墩支架受力狀態分析,最終設計確定超高臨時墩在使用國內常規格構柱支架的基礎上,在每片桁下面製作一組支架,兩組之間之間用細杆連接起來,確保了超高臨時墩在滿足荷載的前提下,也更加穩固。針對高處作業安全風險高、工作量大的特點,項目部在每層作業面設置可連通的工作平臺,並設置爬梯、安全網、防墜器,確保人員施工安全。

新聞檔案

中老鐵路

今天起,中國鐵路開始穿越紅河谷

中老鐵路玉磨段線路圖。

中老鐵路起自中國雲南省玉溪市,途經普洱、西雙版納、中老邊境口岸磨憨,終至老撾首都萬象。作為泛亞鐵路中線和中緬鐵路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老鐵路是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全線建成後,昆明至老撾萬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該鐵路中國境內部分--玉(溪)磨(憨)鐵路總長508公里,2016年4月全面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屆時昆明至西雙版納乘火車僅需3小時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