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393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391)

解析

本條論述因內有癰膿而嘔者,當治其內癰。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393

“嘔家”,指素有嘔吐的病人。致嘔的原因很多,有因外感的,有因內傷的,有因寒的,有因熱的,有因蓄水的,有因痰食湧逆的,亦有因內癰蓄膿的等等。其治當察其所屬,究其所因,辨證以論治,不可見嘔止嘔。本條所述之嘔家,乃是因內臟生癰膿而致嘔吐。此為肺、胃熱毒內蘊而生癰膿,癰膿既成,每多借嘔吐以排出,因此嘔吐又是排洩穢物,驅邪外出的一種正常反映,故凡癰味已成需要排出而見嘔吐者,絕不可止其嘔,所謂“不可治”,即不可單純止嘔之意。“嘔膿儘自愈”,是說將膿液排盡則嘔自並非指病痊癒。若要從根本上治嘔,則當從治癰膿入手。使內癰愈,而膿不生,則嘔吐必不治而自止。這就是“治病必求其本”的意義。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392)

解析

本條論述嘔而豐足厥冷屬陰盛格陽,故為難治。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393

“嘔而脈弱”,為病在裡。因“小便複利”,故討排除水飲為患。脈弱為正氣不足,病在厥陰而見弱脈是陽氣虛衰。見身有微熱而手足溫者,是陽氣來複的佳兆。今身有微熱而手足厥冷,說明非為陽復,而是陽不勝陰,陰寒之邪內盛而格陽於外的反映。其嘔亦屬陰盛陽衰、陰陽格拒、陰寒之氣上逆的見證,故其病為難治。當急以四逆湯扶陽消陰,以觀後效。

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393)

解析

本條論述肝寒犯胃的證治。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393

厥陰肝脈,挾胃屬肝,上貫膈,布脅肋,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與督脈會於巔頂。寒傷厥陰,下焦濁陰之氣循經上犯於胃,致使胃寒氣逆,水飲不化,而見“乾嘔,吐涎沫”,即口中頻頻地吐出清涎冷沫,或如蛋清,或如白沫,或如清水。厥陰肝寒循經上逆、故見頭痛以海頂部為甚。其治當以吳茱萸湯暖肝溫胃降濁以散水飲。

吳茱萸湯證在《傷寒論》中,涉及陽明、少陰、厥陰三經的病變。從其方證分析,肝胃虛寒當為病變的根本。既是肝胃虛寒,為何又列入少陰病中?因為少陰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本,因元陽之氣根於腎,必由肝膽而升,借三焦之通路、以布幹周身,溫煦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胃為中土,乃是心腎水火上下相交的必由之路,故若肝胃虛寒,則必然影響少陰陽氣的升騰與心腎陰陽的交通和水火的既濟。前述少陰病煩躁欲死,即是中寒為病而影響心腎不交的見證,可見厥陰,陽明二經均與少陰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讀經典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91~393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